摘要:这周特朗普的“关税大戏”把全球经济都搅动了一遍,跌宕起伏程度不输商业大局,情节转折之快颇有短剧风范。
,抓住风口
这周特朗普的“关税大戏”把全球经济都搅动了一遍,跌宕起伏程度不输商业大局,情节转折之快颇有短剧风范。
随着昨天最新官方公告: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这场关税大战的第一回合宣告结束。
全球风口的读者、前哨科技特训营的会员都很关注未来会如何发展?
周四晚8点,王煜全带来【特朗普关税战】加餐点评,给出未来6个月、2年、4年几个重要时点的预测。
前哨PPT报告,现在加入获取全文
直播中,王煜全告诉大家:“很多分析认为关税战会加速中国企业外迁,短期看特朗普的做法只会让中国企业更愿意留在国内。”
为什么这么说?关税战的未来又会如何演绎?欢迎点击文首入口,加入前哨科技特训营。
王煜全在这里每周四为你分享最前沿的产业洞察。
今天,我们深度分享直播中的一个要点——100年前的关税战案例,看看历史的韵脚,会再次被踩响吗?
历史韵脚:1930年的全球关税战
美国向全球征税,这在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
1929年,大萧条席卷美国,农产品价格暴跌,失业率攀升,保护主义思潮在美国国内汹涌。
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国会1930年6月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在本已不低的关税基础上(1922年《福特尼-麦康伯法案》已将平均税率提至约40%),进一步对超过两万种进口商品大幅提高关税,平均税率飙升至19.8%,覆盖美国所有的贸易伙伴国。
结果,美国保护了自己的经济吗?当然是没有。
前哨PPT报告,现在加入获取全文
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等国率先对美国商品竖起报复性关税壁垒。一场全球性的贸易战就此爆发。其后果是毁灭性的:
国际贸易额急剧萎缩,从1929年到1934年,全球贸易总额骤降约65%。
美国作为当时最大的出口国之一自然未能幸免,其出口额三年内暴跌了61%。对欧洲这一关键市场的出口额从1929年的23.41亿美元锐减至1932年的7.84亿美元,降幅高达66%。
这场关税战最后普遍被认为是加剧和延长了大萧条的重要因素。
关税战之后:双边谈判回归
经济持续低迷让胡佛政府声望遭遇毁灭性打击,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成立新一届美国政府。
1934年6月,罗斯福签署了《互惠贸易协定法案》(Reciprocal Trade Agreements Act, RTAA),开启单边保护主义向互惠自由化的转向。
这项法案将关税谈判的主导转移到了美国总统手里,开启了双边谈判的时代。
美国在这一时期秉持对等降低关税的原则,开启了重建贸易的漫长过程。
1934年至1939年间,成功与古巴、巴西、加拿大、法国、瑞典等19个国家签署了双边互惠贸易协定。
你可能认为美国这是在补救过去的错误,实际上这是美国主导全球贸易的开始!
前哨PPT报告,现在加入获取全文
历史是否押韵?2025与1930的异同
将特朗普政府2025年的关税行动与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法案并列审视,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存在显著的时代差异。
相同之处:两者都声称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农民、工人、企业),应对所谓的贸易不公和巨额贸易逆差, 都采取了单边主义路径,大幅、广泛地提高关税。
不同之处在于, 当今世界的经济相互依存度远超1930年代。全球供应链高度整合、错综复杂。
任何大规模关税调整的连锁反应会更快、更广、更深地传导至全球各个角落,对跨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冲击可能更为直接和剧烈。
特朗普的应对也更为灵活,一周时间走完胡佛到罗斯福两届政府的历程,直接奔向双边谈判的终局。
所以很多人说特朗普的目标是股市、债市,都有道理,也都不全面。
重回那个双边谈判的时代,发挥美国的优势,才是特朗普心心念念的目的。
特朗普能如愿以偿,跳过1930年代的衰退,直接进入罗斯福时代的繁荣吗?
全年50次王煜全科技产业深度分析
260+产业研究PPT报告&线下活动特权
每周一到五持续更新的产业资讯
↓¥399,掌握王煜全AI产业预测精华(iOS用户请在电脑端打开)
此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份清单
“世界大学五大学科领域top10”
来源:王煜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