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湖南省2025年中小学科学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在长沙市芙蓉区举行。今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突出中小学科学教育重要性,进一步支撑“双减”政策走深走实。近年来,芙蓉区始终坚决贯彻落
4月8日,湖南省2025年中小学科学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在长沙市芙蓉区举行。今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突出中小学科学教育重要性,进一步支撑“双减”政策走深走实。近年来,芙蓉区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更加重视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给学生播种科学的种子。
“上了机器人课后,我觉得机器人很有趣,未来也想自己造一个机器人。”芙蓉区育英西垅小学学生刘睿霖兴致勃勃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在无人机课上,孩子们可以操作无人机完成飞行任务,还能通过编程模块的学习设计飞行路径,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育英西垅小学校长钟雅莉介绍:“学校把科学的理念、创新的思维融入到了我们的每一堂课当中,同时也跟课后服务相衔接,成立了相关社团。”
与此同时,芙蓉区还不断完善校园中的科学教育硬件设施,融入新技术、新理念的科学课程资源也在逐步丰富。在长郡芙蓉中学的未来科学家活动中心,配备有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3D扫描仪等各类科技创新实践设备,学生们可以在指导下进行体验。“我将来想要从事类似于人工智能之类的工作。”长郡芙蓉中学学生刘锴瑞对于未来充满着期待,他表示:“在与科技接触的过程中,我慢慢地爱上了科技,也了解了更多与科技有关的知识。”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初一年级每周都会开设一节科创课。”据长郡芙蓉中学校长助理欧滔介绍,“在学校的科学创新课程的加持下,学生也涌现出很多的创新发明作品,有国际发明展的金奖,也有50项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级省市级的奖项有400余项。”
目前,湖南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5个、实验校36所。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芙蓉区坚持系统谋划、多措并举,推进科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成功推送两大案例入选2024年湖南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十大优秀案例”。
来源:芙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