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内卷的罪魁祸首有哪些?何时才到尽头呢?(2)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2 06:34 1

摘要:笔者是澳大本硕学生家长,当过大学英语老师,也在英国教过中文,长期关注全球教育资讯,过去13年尤其关注澳门大学,在家长群答疑解惑也12年了。欢迎关注本号,获取更多关于澳门大学的资讯。

昨天在前文《中国教育内卷的罪魁祸首有哪些?何时才到尽头呢?》第一部分,笔者分享了产生中国教育内卷的罪魁祸首的前三个原因,包括高考报名人数节节攀升、顶尖大学过度扩招和国人崇尚教育的文化基因。今天分享另外两个原因以及笔者的应对建议。

四、蓝领阶层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

在中国社会,职业鄙视链长期存在,蓝领工作如技工、服务业从业者普遍面临薪酬低、保障弱、社会认可度不足的问题。尽管部分技术工人如高级电工、数控机床操作员收入已远超普通白领,但整体上,蓝领岗位仍被视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2022年,26 岁的黄女士从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业硕士毕业,随后便留校在食堂工作,这一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彼时,网络上充斥着“大材小用”、“浪费学历”等热议,不过黄女生最终于去年离职了,还直言当时的想法过于天真。

这种观念源于历史惯性:传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儒家思想影响,体力劳动长期被贬低;经济结构:过去粗放增长模式依赖廉价劳动力,导致蓝领职业缺乏议价权;社会保障差距:许多蓝领岗位缺乏稳定的职业晋升路径和福利保障,加剧职业焦虑。

五、教育机构的推波助澜

教育内卷的加剧,商业化的教培机构难辞其咎。它们通过制造焦虑如“不进则退”、“赢在起跑线”、强化应试逻辑如超前教学、刷题战术,将教育异化为“军备竞赛”,使家庭陷入“不补课就落后”的囚徒困境。资本驱动下的营销策略如“名师保分”、“清北率”宣传等进一步扭曲教育本质,让升学竞争沦为商业利益的牺牲品。

还有一些教育咨询类公司、商业类媒体和教育类自媒体,为了自身利益,利用社会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大肆贩卖兜售教育焦虑,不断制造和强化教育的“欠缺感”,销售所谓的正确教育方式,扰乱人们教育思想,让家长和学生感觉有学不完的知识、考不完的试,以及达不到的完美教育标准。

六、总结

总之,中国教育内卷的根源是多方面的: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顶尖大学扩招引发更高期待、崇尚教育的文化传统、蓝领职业待遇和社会认可度低,倒逼学历竞赛、以及教培机构过度商业化的推波助澜。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教育资源争夺的“军备竞赛”,导致家庭负担加重、学生身心疲惫。

内卷的终结可能需依赖三大突破: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提升蓝领待遇和社会地位;高等教育评价多元化,打破“唯名校论”;和社会价值观重构,接受多元成功路径。不过笔者觉得短期内这三个方面都很难有根本性改变,前路漫漫,还需继续忍耐,匍匐前行。

但随着人口下降、政策调整如“双减”和产业升级,当“月薪过万的电工和月薪五千的坐班白领一样受尊重”成为常态,教育内卷才可能慢慢缓解。未来10-20年或许会出现这种情况,而教育则终将回归本质——培养人,而非筛选人。

七、笔者建议

1. 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坦然让小朋友面对激烈的竞争,争取最好的结果。考不上985/211,或者双一流,并不是世界末日;如果连一本大学都没有考上,也要坦然接受二本甚至是大专层次的学校。不过笔者认为学校层次越低,专业就越重要,学一门有一技特长的专业,可能未来更有安身立命之本。

2. 鸡娃不如鸡自己,努力赚钱,好好规划,给孩子换一条赛道,前往境外国外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可以依次选择前往东南亚一带的国家比如马来西亚、境外的香港澳门地区乃至欧美发达国家。

但是这条成才之路目前看来也不好走。

笔者感觉一是全球经济形势似乎也不太好,无论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发展,要像以前那样拿到高薪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果把出国留学当做投资,这个投资回报率就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出国留学的性价比好像也越来越差了。

二是最近国外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留学生越来越不友好了。比如近日美国俄亥俄州通过了有关高等教育法案,其中包含涉华消极条款。为此,教育部还发布了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广大留学人员,近期选择赴美有关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

另外最近几天网络上疯传有中国留学生的F1、OPT/CPT突然被取消,连就读的大学都不知道详情。据外媒报道,这波签证吊销首先指向“有犯罪记录的同学”,比如车辆超速之类的小错。但是,网络上还有学生既没有犯罪记录、也没有参与敏感活动,仍然被取消了签证。目前美国50多所高校都已有学生被取消签证,其中斯坦福、弗吉尼亚大学明确提到,被取消签证的有中国留学生。

三、英美澳加新这些英语系国家大部分都是中国留学生的热门目的地,如果感觉现在美国不辣么安全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就可以考虑选择其他英语系国家,同时也可以考虑选择以前比较冷门的地方,比如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大陆国家。不随波逐流,去比较小众的国家留学应该是比较好的一条出路。

据报道,2024年春季毕业的日本大学生就业率为98.1%,这是自1997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2024年日本留学生人数预计突破17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截至2024年6月,在日中国留学生总数达134,239人,占全体在日留学生的36%。

另外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学生赴韩国留学的总数已经攀升至72,020人,相较于2023年的59,344人有了显著增加,增幅约为20%,增加了12,676人。

留在境内继续卷,还是到境外国外走另外一条成才之路呢?这真是一个苦恼人的大问题。读者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啊。

好书推荐

据笔者观察,内地大部分大学生和小部分澳大学生在雅思考试四个部分中,口语和写作这两块输出性技能方面存在不够理想的问题,个别还遇见过写作被卡小分的极端情况。这本书应该可以帮上你家孩子,特此推荐啊。

如果你家孩子想去澳门大学读本科或者继续深造读硕博,欢迎家长加我好友,并成为澳门大学家长群的一员,一起探讨你家孩子新增的这条成才之路。

来源:钟老师typhoo9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