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王权受到贵族一而再再而三挑战后,国王压抑着即将喷发的怒气,走到一位圣殿骑士前,向在座的所有盼着他死去的贵族们宣告道:“我即是耶路撒冷。”这圣殿其实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国王如此愤怒?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当王权受到贵族一而再再而三挑战后,国王压抑着即将喷发的怒气,走到一位圣殿骑士前,向在座的所有盼着他死去的贵族们宣告道:“我即是耶路撒冷。”这圣殿其实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国王如此愤怒?
大家好,我是青蛙刀圣,今天我们继续细品雷德利斯科特的电影《天国王朝》,我会一边解说一边补充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上一期我们讲了在法国的一个铁匠贝里昂,杀了当地的神父,犯下谋杀之罪后,往东边逃跑,加入了十字军的队伍。经过一番遭遇和险情,最后他们来到了意大利的港口城市,准备乘船前往朝圣之地——耶路撒冷。
此时队伍来到意大利的港口,等待船只出发。但是先前戈弗雷在丛林遭遇战中,所受的暗箭伤势愈发严重。感觉时日不多的他,在一天晚上叫来了贝里昂,在一间火光摇曳昏暗的房间里,他为贝里昂举行了骑士册封仪式。
在仪式上,他庄重地要贝里昂铭记骑士的誓言:要英勇无畏,要保护弱者,要弘扬正义,要保卫国王。
贝里昂的册封仪式
册封仪式以授剑作为结尾,戈弗雷将自己宝剑赐予贝里昂。至此,这位私生子得到生父的正名,成为了伊贝林家族的继承人。不久后,戈弗雷便一命呜呼。
这个仪式所强调的【骑士精神】,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主要线索。很多影视作品对它的刻画,使得【骑士】这样的形象,在大众中广受欢迎。
这种【骑士精神】文化是怎么来的?上期我其实稍微提了一下,在10世纪中叶,骑士还只是一个兵种,即:骑在马背上的战士。在当时的西欧,封建割据,地方领主拥兵自重,私战频发,秩序混乱,各地武装分子常将暴力施加在手无寸铁的农民百姓、商旅和教士身上。
作为西欧跨越国家、跨越贵族界限的精神领袖,教会站出来了,具体是怎么站出来的呢?要知道天主教会特别注重仪式,教徒们都必须定期参加,其中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就是圣餐。圣餐不是吃东西这么简单,吃了圣餐,就相当于与耶稣建立了实质的联结。所以要一直参加,一直通过教会来维系这种与神相连的关系,这叫 in communion with Jesus。
在天主教会中,对教徒最严重的惩罚就是开除教籍,不允许参加宗教仪式。那你没参加,联结就会断。你没与神联结,你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这叫 ex-communication ,即【绝罚】。
看中世纪历史的观众,经常会看到教会绝罚这个人,绝罚那个人,我收到过些许私信,也有一些观众分享,他们进入了某个教会(不是天主教会,具体是什么不知道)。当他们的牧师要介入他们私事时,就会采用这种逻辑。
“你不按照我说的做,那你就不是我们教会的人。你不是我们教会的人,那你就被耶稣抛弃了。”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别被这种逻辑绑架,你只需要知道全天下不止它这一家,这逻辑不就被破了吗?话说回来,在10世纪末,教会就是通过这样的宗教权威,开始介入世俗秩序的维护。教会要求,“你们这些带家伙的莽夫,要讲武德,不讲武德,我就绝罚你们”。贵族们一听,绝罚都上来了,还是乖乖听话吧。
那要讲什么武德呢?教会要求:
• 在战斗上要勇敢无畏,冲锋陷阵,不能做懦夫,要誓死效忠领主,不能背叛,不能见风使舵;
• 在道德品质上要保护弱者,伸张正义;
• 在个人操守上要重视荣誉,要光明正大地击倒敌人(不能搞偷袭);
• 而在这所有武德之上,有一个最高的目标:服务上帝。
“因为各位战士,你们要使用暴力,必须要出于正义的理由”。而上帝是至善的,是正义的源泉,是世界的主宰。所以服务于上帝者,皆为正义者。
教会一百多年的和平运动和休战运动,要推动的就是这样的精神。综上,不讲武德者,乃一届莽夫,乃施暴者。讲武德的人,乃捍卫基督正义世界的卫士。就这样,骑士这种武装战士便进化成了一个受到崇高道德约束的圣骑士。
从时间轴看,骑士文化的形成,其实也为后面教皇借上帝之名,发动十字军运动奠定了重要的精神基础。
而关于十字军,后世有后世的评价和批判,但对于当代的人们来说,当东方的穆斯林捣毁了耶稣圣墓,迫害着基督同胞,禁止了一切朝圣活动之时。 反击敌人,解救基督同胞,就是一个正义、荣耀的行为。
回到电影情节,戈弗雷临死前在贝里昂心中,埋下了一颗崇高的骑士精神种子:保护弱者,效忠国王。第二天,带着新的身份,贝里昂便搭上了前往耶路撒冷的船,开始了新的征程。
但是在航行途中,他们遭遇到了风暴,船毁人亡,所幸的是,海浪将残骸打在了海岸边,而贝里昂成了唯一的幸存者,还有一匹马。就在他只身一人浪迹沙漠的时候,突然出现两个阿拉伯人,其中一个企图抢夺他的马,逼迫他拔剑决斗。贝里昂三下五除二斩杀那位挑衅者,而对另一位阿拉伯人,他选择了手下留情,并要求其带路前往耶路撒冷。
接下来,我们就将一同见证贝里昂踏入圣城后,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坚守骑士誓言,直面那些比沙漠风暴更凶险的挑战。
来源:青蛙刀圣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