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呜—呜—呜—”9月18日,急促的防空警报准时划破苏州上空。随着预先警报、空袭警报依次鸣响,苏州市国动办同步组织安排人防工程平战转换、人防专业队临战训练、人员疏散掩蔽、重要目标防护、应急物资转运、医疗救护等训练演练。
“呜—呜—呜—”9月18日,急促的防空警报准时划破苏州上空。苏报融媒记者 瞿亚健/摄制
“呜—呜—呜—”9月18日,急促的防空警报准时划破苏州上空。随着预先警报、空袭警报依次鸣响,苏州市国动办同步组织安排人防工程平战转换、人防专业队临战训练、人员疏散掩蔽、重要目标防护、应急物资转运、医疗救护等训练演练。
“9·18”防空警报试鸣暨人民防空演练活动指挥部现场 苏报融媒记者 瞿亚健/摄
据了解,本次警报试鸣严格遵循全省统一时序:10:00-10:03 鸣放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10:08-10:11鸣放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10:16-10:19 鸣放解除警报(连续长鸣3分钟)。为实现“无死角”覆盖,苏州启用了多元化警报体系。苏州工业园区环金鸡湖的227套智慧综合杆同步发声,吴江区移动警报发放车队,昆山市部署的北斗太阳能路灯式警报器、无人机警报器随时补位,全市500余台固定警报器鸣响率达100%,同时联动公共电子屏和应急广播传递信号。市民可通过“苏周到”App实时查询就近人防工程位置,实现高效疏散。
集体观看演练 苏报融媒记者 瞿亚健/摄
在人防工程平战转换科目演练期间,各地积极组织人防工程进行相关实操演练。其中,太仓市民公园9655平方米的人防工程内,施工人员开展连通口人防门关闭、风机调试等操作,快速完成功能转换;苏州高新区马山村疏散基地推进平战转换,重点开展指挥场所开设等科目。空袭警报鸣响后,各地迅速组织疏散隐蔽演练。木渎金山实验小学1248名师生领应急包后抵人防工程,现场发物资、示范心肺复苏;常熟红梅小学学生有序向配套人防工程疏散;姑苏区联合蓝天救援队教学生救护技能,提高战时自救互救能力。
当警报声渐息,各区域仍在推进后续演练科目。此次“9・18”试鸣与演练,既是对人防设施效能的检验,更是对公众国防观念的强化,用实战准备筑牢城市防空防护屏障。
(苏报融媒记者 瞿亚健/文)
编辑:金然
来源:引力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