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军牺牲85年后的金秋9月,在天安门广场上,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一幅精彩宏大、气垫磅礴,震慑世界的大阅兵,向将军致以最崇高礼仪。
今天写到的是民族英雄,写着写着就长成长文了。
这也体现本人对民族英雄的尊重与敬仰。
将军牺牲85年后的金秋9月,在天安门广场上,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一幅精彩宏大、气垫磅礴,震慑世界的大阅兵,向将军致以最崇高礼仪。
九三大阅兵中,杨靖宇支队的战旗位于受阅战旗方队的第一位置。并且,央视给了“杨靖宇支队”这面战旗足足十几秒的镜头,远超其他部队旗帜。
这一安排体现了对东北抗日英烈的崇高敬意,杨靖宇支队作为东北抗战的代表队伍,其旗帜在阅兵中处于引领位置,象征着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国家,不负将军!
1958年2月23日,是杨靖宇殉国18周年纪念日,公祭安葬杨靖宇大会在通化靖宇陵园举行,来自全国各界代表9000余人参加了安葬大会;
9月25日,将军分开了18年的头颅终于和身体合二为一,将军终于地下安息。
当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军民在东北纪念馆礼堂举行恭送杨靖宇将军遗首大会。通化各届群众在新通化火车站举行将军遗首迎归仪式。杨靖宇将军的遗体,用石膏赋形,同遗首对接好,覆盖五星红旗,殓入黑漆棺木,罩以黑色丝绒,安放在灵堂后部拱形园厅正中。
灵堂正中竖立着将军的半身塑像。塑像两旁,摆列着第一代领导人献的花圈;朝鲜战友金日成、崔庸健、金一、金光侠、崔贤献的花圈。
旁边还摆放着杨靖宇的家乡河南省以及确山县和东北各省、市以及杨靖宇的生前战友、家属等送来的铁质花圈、纸质花圈、挽联 。
将军值得这么高的荣誉。
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民族史诗,那么发,东北抗联就是史诗的开篇。
1931年9月18日,小张弃东北3500万父老乡亲于水火,连装备都不要,撒开脚丫子跑路。
零散的抗日行动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眼看整个东北大好河山被张学良拱手让出,东北抗日力量就成了唯一的希望。
但内地也正经历艰难时期,抽不出更多的力量支援东北,只能靠当地的武装力量。当时,东北军全面撤退后,还有一部分不愿离开的东北军、警察、农民、工人等,坚持在敌后斗争,他们组建了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组织,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
大家都知道的咱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源自于当年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军歌。
东北抗联在14年的敌后作战中,牵制日军兵力多达76万,击毙、击伤、俘约日军约17万人,伪军5万余人。
七七事变后,日军原准备向关内调兵,就因为抗联的存在,不仅无法向关内调兵,还从国内调兵20万留守东北,使东北日军总兵力达到50万。
抗战结束后,东北抗联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入关京、津,一直打到海南岛,最后改名为第四野战军。
东北抗联当时有多艰难,曾任杨靖宇将军警卫员的黄生发回忆说:“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被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道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至于衣服全让树枝扯烂了,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更难的是吃的,不要说是粮食啊,连草也找不到啊,枝枝叶叶被霜打枯了让雪埋上。能吃的草根儿冻在土里没法找,只好吃那难以下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但就是咽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别想着生火做饭,一冒烟,鬼子、汉奸就知道了,更别说煮也没有盐,只能勉强吃下去。别管肚子的感受,后续的问题,暂不考虑,这会儿能活下来,能拉枪栓,跟鬼子干,就先说眼前。十几天不见粮食,几十天不见盐粒,上百天见不到油腥,那都是常有的事。”
这就是当时的情形。
枪支弹药更缺,抗联第三军的女战士刘淑珍回忆说,当时为了节约子弹,每逢打仗,拿枪的战士在冲锋的同时,还要有一群年龄比较小但不拿枪的孩子跟着往前冲。
这些孩子的任务,一是扔炮仗,吓唬敌人。二是身边的战友牺牲时,一定要把他身上的枪支和弹药带回来。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抗联队伍坚持了14年,队伍也从最初的3万多人,到最后只有700多人。也就是说1000个人只有2.3个能活下来。
你这说伤亡有多大。东北抗联是用生命在写一曲不屈的壮歌,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整个中华民族续命。
在1940年2月23日下午4点注定成为一个最悲壮的日子,杨靖宇将军在吉林濛江县三道崴子的林海雪原里被叛徒出卖后包围。
叛徒程斌(杨靖宇的老部下、曾经的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指挥机枪手张奚若(曾是抗联第一军第一师的王牌射手),一个点射全打进了将军的胸膛,将军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日本讨伐队队长岸谷隆一郎非常好奇,天寒地冻、弹尽粮绝的杨靖宇,是怎么生存这么多天的?于是当场决定把杨靖宇开膛破肚。
但切开胃一看,只有草根、棉絮……日本人都傻眼了。
岸谷隆一郎喃喃自语:“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
之后,程斌让张奚若的副射手白万仁执铡刀、弹药手王佐华抱着杨靖宇的头,张奚若则抱着杨靖宇的腿,抬到了铡刀上,白万仁合上铡刀,将杨靖宇的头铡了下来……
这几个人,都是杨靖宇曾经的部下,也正是他们,让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和身躯,分离了18年。
山河为证,将军为国壮烈牺牲,在白山黑水之间书写了一副壮歌,为中华民族尽忠。
将军不负国家,国家不负将军,将军牺牲85年后的今天,我们的东风61、我们的东风5C、我们的九天战机、我们的福建航母、我们的无人机群、我们的激光电磁武器......。
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军事的巅峰,环视宇内,我们可以骄傲地对将军说,你交给我们的山河,我们一定会守好每一寸,决不让宵小之辈再入华夏。
谨以此文,告慰将军在天英灵!
来源:中华兔子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