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趁火打劫?出现天价住宿费,工作人员被限制参加气候变化大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17:03 1

摘要:即将在亚马孙心脏地带上演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本该是一场彰显生态包容的盛会。现实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飙升的住宿费用,正为全球参与者设置一道冷冰冰的经济门槛。

即将在亚马孙心脏地带上演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本该是一场彰显生态包容的盛会。现实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飙升的住宿费用,正为全球参与者设置一道冷冰冰的经济门槛。

选择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举办这场峰会,象征意义不言而喻,这是峰会首次走进热带雨林。可这份美好的初衷,很快就被市场的疯狂所吞噬。部分酒店的收费竟达到了平日的10倍,这让一场关乎地球未来的对话,还没开始就先被贴上了价格标签。

高昂的住宿成本,正在毫不留情地筛选着参会者,这简直是对气候谈判核心公平原则的直接挑战。参会资格,似乎变成了一种只有富裕国家才能负担的经济特权。

受影响最深的,是那些最需要发声的国家。部分非洲国家的代表团已经发出警告,如果财务上实在难以负担,他们可能不得不集体缺席这场重要的全球对话。

这股压力甚至传递到了联合国内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亲自在官网上发文,敦促联合国系统内的所有人员,必须重新审视并尽可能缩减自己的代表团规模。最高层的表态,足以说明问题有多严重。

而那些本应监督和传播大会声音的力量,也陷入了困境。媒体和民间社会组织因为预算问题,可能不得不大幅削减报道团队,甚至干脆放弃现场报道。这无疑会大大削弱大会的透明度和公众影响力。

面对市场这种被指责为“牟取暴利”的行为,以及来自全球的巨大压力,巴西政府陷入了一场艰难的博弈,大会主席、巴西外交官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坦率承认,多国代表已经对虚高的价格表达了强烈不满。问题是,巴西政府想管却力不从心。

巴西的法律明确规定,政府不能对私营企业的经营进行价格干预,这就堵死了直接控制价格上限的路,政府的钱袋子也实在紧张。巴西总统卢拉的幕僚长执行秘书米里亚姆·贝尔基奥尔直言,巴西为筹办这次大会已经承担了高昂的成本,实在无力再满足联合国提出的酒店补贴方案。

联合国曾提议,希望巴西能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每日100美元的补贴,为其他国家提供400至500美元,但这个提议被拒绝了。

无奈之下,巴西政府想出了一个创新方案:租用两艘大型邮轮,以此来增加约3900间客房。这些邮轮客房将通过联合国的预订系统统一管理,并采取分级定价。针对低收入国家的优惠价为每晚220美元,而其他国家则需要支付600美元。

这看起来是个补救措施,但对于庞大的参会需求而言,依旧是杯水车薪。而且,600美元一晚的价格,对许多机构来说依然是天价。

巴西总统卢拉一直为选择贝伦作为主办地而辩护,他强调,此举的战略意图就是要把亚马孙这个全球气候议题的核心,真正推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这个宏大的地缘政治设想,如今却可能因当地薄弱的基础设施而受到严重侵蚀。贝伦的接待能力有限,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公认的挑战,但谁也没想到会演变成一场如此严重的后勤危机。

一个本应代表“团结与希望”的地点,现在却因为住宿问题,成了一个象征“分化与排斥”的符号,这场住宿危机,已经不仅仅是后勤问题了,它直接考验着巴西作为东道主的能力,也考验着全球气候治理的包容性原则。

大会的最终成功,绝不仅仅取决于谈判桌上能达成多少共识,更取决于在会前,巴西能否解决这个根本性的准入难题。必须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声音,会因为经济原因而被排除在这场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对话之外。这才是COP全球合法性的根基所在。

来源:采风百晓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