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培鲁老师佳作将在第十一届翰墨青州画展隆重展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8 17:10 1

摘要:备受关注的翰墨青州书画艺术展即将启幕,作为书画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盛会,每一届展会都承载着汇聚优质艺术资源、搭建交流平台、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使命。此次展会,不仅将集中呈现众多精彩的艺术成果,更迎来了著名书画家崔培鲁先生的参与,为这场艺术盛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看点

崔培鲁老师佳作将在第十一届翰墨青州画展隆重展出

备受关注的翰墨青州书画艺术展即将启幕,作为书画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盛会,每一届展会都承载着汇聚优质艺术资源、搭建交流平台、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使命。此次展会,不仅将集中呈现众多精彩的艺术成果,更迎来了著名书画家崔培鲁先生的参与,为这场艺术盛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看点。​

翰墨青州书画艺术展始终致力于推动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搭建高水平的展示平台,让更多优秀的艺术力量得以汇聚,也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了接触优质艺术、拓展艺术视野的机会。而崔培鲁先生的参展,无疑为这一平台的丰富性与影响力再添助力 —— 他的参与,既是对翰墨青州书画艺术展平台价值的认可,也让展会的艺术阵容更加多元,进一步提升了展会的关注度与吸引力。​

对翰墨青州书画艺术展而言,崔培鲁先生的加入,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书画领域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展会、走进展会,进而推动展会在艺术传播、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对广大观众与书画界而言,能够在这场盛会中与崔培鲁先生的作品相遇,既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体验,也为大家提供了更多交流学习的可能,助力书画艺术氛围的进一步浓厚。让我们共同期待,在翰墨青州书画艺术展的舞台上,借由崔培鲁先生等艺术家的参与,见证一场兼具影响力与感染力的艺术盛会,推动书画艺术在交流中焕发更多光彩。

九十年代初,深圳报纸曾以《画坛崔葡萄》为题,褒扬崔培鲁先生的艺术成就,在许多艺术活动场合,大家多以“崔葡萄”来称崔培鲁。多年来,崔先生也乐呵呵地默认了这一代称。可这“崔葡萄”的来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传,中国画史上,宋末元初有位僧侣画家温日观画葡萄很有名,被称为“温萄”。当代画家王小古,也以画葡萄著称,世人曾称其为“王葡萄”。崔培鲁是王小古先生的学生,当然就把老师的代表作学到了手。这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济南珍珠泉宾馆。当时崔培鲁随同王小古老师在珍珠泉宾馆三楼会议厅参加一次书画笔会,许多人早早来到画案旁,等着看王小古老师作画。当王老师起身走向画案,就有人提出请王老师画葡萄,并连声赞誉这位久负盛名的“王葡萄”。这时王小古抬头指向对面正在作画的崔培鲁,说:“我现在很少画葡萄了,我的学生崔培鲁画葡萄已画得很不错,现在“王葡萄”夕变成“崔葡萄”了,你们快去看他画!”

早年崔培鲁跟随王小古老师 在菏泽牡丹园写生

经王老师这么一说,很多人就围到对面的画台观赏崔培鲁作画,只见“崔葡萄”大笔一挥,水墨淋漓、晶莹剔透的一幅小三开葡萄图不一会就画完了。顿时博得在场的许多书画家、党政及媒体人士的喝彩。

笔会散去不久,崔培鲁接受了记者采访,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及大众日报等报刊都相继将“崔葡萄”的美谈传播开来。崔培鲁深感恩师王小古艺德之高尚,他也将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便更加努力勤奋地进行国画创作,以使老师所赐“崔葡萄”之美称名副其实。果然崔培鲁的葡萄画出了名,也画出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久即与四川的苏葆祯“苏、北京的周怀民“周葡萄”齐名而三分萄"“葡萄”天下。

王小古老师仙逝后,一九八四年秋崔培鲁手持画笔进军上海,并于次年年初如愿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得到上海画坛众多艺术大师前辈及同行们的赞许。谢稚柳老先生在崔培鲁的一幅葡萄画上题写:“此图写累累鲜实,大有琼浆玉液之感”。90年代初崔培鲁在香港举办画展时,刘海粟大师在其葡萄图上挥笔题写了“气韵生动”的赞语。其实,崔培鲁的牡丹、梅花、兰竹等作品也画得很出色。香港媒体曾以“葡萄“牡丹王”赞誉崔培鲁,但崔先生本人并卡”不认可。他认为当今画坛称这王那王的太多了,且大都是自封的。唯有“崔葡萄"的美称是恩师王小古赐予的。因而,宏扬“崔葡萄”正是对恩师最好的缅怀和回报,也是对中国画最好的继承和发展。

崔培鲁参展作品

来源:玉兔捣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