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揭示二战欧洲战场真相:美军甚至不配与德军相提并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16:46 1

摘要:自从老美最近两年开始不停的抹黑和否定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并吹嘘自己才是救世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及时出手带领同盟国打赢了二战,我就仔细研究了一下二战时期美国的所作所为!结果发现,美国这家伙不光是个来找桃子的,而且因为他实在太菜,这个桃子摘的那叫一个吭哧瘪肚,

文/胡铁瓜

自从老美最近两年开始不停的抹黑和否定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并吹嘘自己才是救世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及时出手带领同盟国打赢了二战,我就仔细研究了一下二战时期美国的所作所为!结果发现,美国这家伙不光是个来找桃子的,而且因为他实在太菜,这个桃子摘的那叫一个吭哧瘪肚,丢人显眼!三德子都特么那样了,在西线战场依旧还能吊打美军!

可以说要是没有苏军给德军精锐都突突没了,用二战刚开始的那群德军去收拾美军,估计只怕最少也能打死一百万美军,到那时美国搞不好比高卢鸡投的都快!

就说‬1943年2月,北非凯塞林山口,隆美尔率领的“败军”以1:10的战损比给美军上了血淋淋的一课!当时‬隆美尔指挥的2万德军装甲部队在凯塞琳关口迎头痛击3.5万美军。三天激战中,美军第2军付出6300人伤亡、4100人被俘的代价,损失183辆坦克和200门火炮,而德军仅伤亡900人,创造了10:1的惊人战损比。这场战役不仅是美德首次地面交锋,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双方在战术素养、装备运用和战场韧性上的巨大鸿沟,说实在的当年抗日战场上连武器弹药都不够用的中国军队在面对装备精良的小日子的时候都没打出这么难看的战损比!

要知道‬1943年初,北非战场的德军几乎‬已经‬算‬是强弩之末。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从阿拉曼败退至突尼斯,面对两面夹击的盟军,形势岌岌可危。美军高层乐观地认为,他们面对的是“没落”的德军,可以轻松复制一战参战时的轨迹,给德国人一点教训。

然而他们低估了这支“败军”的战斗力。1943年2月14日,德国的四号坦克群跟随‬着盟军武库里无可与之‬匹敌的六十吨级“虎式”坦克滚滚向前,轻易穿越了美军战线。

这场‬战斗‬美军第一天的损失一共是‬四十四辆坦克、十五门自行火炮、七辆半履带车及许多其他车辆。

最悲惨的是那些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部队。美军根本没有吸取前几年战争的经验教训,这些火炮对德军的新式坦克J毛‬用‬都没有‬,却依然被推上前线,结果‬导致损失惨重。

另外美军和德军的差距在基层战斗中尤为明显。在赫里谢姆镇,德军少尉巴赫曼驾驶两辆黑豹坦克,利用街道掩体交替射击。美军第43坦克营的20余辆谢尔曼因部署在开阔广场无法机动,被逐个击毁。当最后一辆谢尔曼车长举起白旗时,巴赫曼的坦克炮管已因连续射击而发红。这场战斗被美军战史称为“装甲兵的耻辱”,而巴赫曼则因此获得骑士十字勋章。

这种战斗并不是只发生过一次,从北非到西欧,美军在与德军的正面交锋中几乎难求一胜。萨勒诺登陆战中,美军第5集团军投入13500人伤亡仅换得德军3400人损失,4:1的战损比暴露了其两栖作战的笨拙。拉皮多河战役更成了美军的“绞肉机”,第36师在两天内伤亡2000人,却只造成德军243人损失,8:1的交换比让巴顿在日记中痛斥“士兵们像绵羊一样被屠杀”。

即使是广为人知的诺曼底战役,盟军伤亡12.2万名,德军伤亡7.3万名;在市场花园行动中,德军仅伤亡3300名,却造成盟军17000名伤亡。

最具代表性的是施内艾佛尔战斗,美军第106步兵师在缺乏炮火支援的情况下贸然进攻,被德军MG42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网压制在雪地里。三天激战后,美军8000人伤亡仅击毙德军300人,27:1的战损比创下欧洲战场单次战斗最高纪录。

纵观整个二战,德军的主力始终被牵制在东线与苏军作战。数据显示:1939-1942年德军永久性损失92万人‬,90%发生在苏德战场;1942-1943年德军永久性损失207万人‬,90%发生在苏德战场。

即使到1943-1944年,德军永久性损失的295万人‬中,也有70%发生在东线战场。截止1944年6月,德军战损了大约190个巅峰状态的野战师,其中至少85%左右损失在东线战场,剩下15%有一半多是英军造成的,死于美军之手的很少。

所以说‬美军根本‬就没面对过‬德军的主力精锐‬部队‬。希特勒的精锐部队早已在东线与苏联的红军的残酷消耗中损失殆尽。

尽管美军拥有绝对的装备优势,但其战术运用却严重制约了效能发挥。以坦克为例,美军M4谢尔曼坦克总产量超过5万辆,是德军黑豹坦克的近两倍,但在1944年的欧洲战场,德军装甲部队凭借战术机动,平均每摧毁一辆黑豹要付出5辆谢尔曼的代价。这种差距在阿登战役中达到顶峰——德军投入42万兵力对抗89万盟军,却在初期突破防线,迫使美军付出10.5万人伤亡的代价,而德军只损失了8.5万人!

人力素质的差距同样显著。德军西线部队虽多为二线师,但基层军官普遍经历过东线战火淬炼。1944年11月,德军西线装甲部队拥有1998辆坦克,仅为东线的三分之一,却在诺曼底等地迟滞盟军攻势达两个月之久。反观美军,1944年底因伤亡过大,被迫将补充兵训练时间从17周压缩至13周,导致新兵上战场时连基本战术动作都不熟练。

另外这种不对称作战在物资消耗上尤为明显,美军在欧洲战场消耗了381万吨弹药,是德军的三倍以上,但德军凭借弹性防御战术,将盟军拖入了消耗战。

以卡西诺战役为例,德军第1伞兵师依托修道院废墟构建立体防御,用少量兵力牵制了盟军四个师的进攻。三个月激战后,盟军伤亡6.3万人仅击毙德军2万人,而德军利用夜间渗透不断袭扰盟军补给线,使美军的炮火优势难以发挥。更绝的是,盟军轰炸修道院后,废墟反而成了德军的天然掩体,300名伞兵躲在瓦砾中,用FG42自动步枪和无人机补给,让盟军的进攻寸步难行。

即使到战争末期‬德军素质严重下降,美军仍然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在阿登战役期间,德军的补充兵来自后方机关、后备军和新征召的原本工厂不可缺少的人员。

一位19岁的美国士兵在回忆录中记载,他发现被打死的德国士兵是一个“boy”。一位军医的回忆录里写道‬,他所在的野战救护所有四位德国伤兵,“他们看上去非常非常的年轻,大概16岁左右”。

另一位老兵回忆,他们被包围后试图突围,最终被一群来自德国炮兵部队的15-16岁的孩子俘虏。即使面对这样的对手,美军在1944年12-1月份仍然战斗损失了146845名(还有同等数量的非战斗减员),被迫将补充兵的训练时间从17周降为13周。

说实在的,诺曼底登陆后西线战场如果不是盟军掌握了制空权,德军西线那点装甲部队还能抗更久,陆战美军真的是拉胯到家!

但是不管怎样,美军最后还是赢了,因为当时德国军队还要装备骡马,你见过美军有骡马的吗?所以说打仗就是打装备和训练。德国拿什么和美国打?美国可以输9次,德国一次都输不起。看看二战美国造了多少航母,坦克和飞机吧,可以说堆都把敌人堆死了!不过必须得承认二战时期的美军真的不配跟德军相提并论!

来源:胡铁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