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清风护苗”构建沉浸式普法宣讲新模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6:24 1

摘要:为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聚焦青少年儿童成长环境需要,以“清风护苗·法润花开”法治宣讲品牌创建为抓手,构建起沉浸式的未成年人普法宣讲模式,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和自护能力。

为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聚焦青少年儿童成长环境需要,以“清风护苗·法润花开”法治宣讲品牌创建为抓手,构建起沉浸式的未成年人普法宣讲模式,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和自护能力。

打造“户外课堂”

让普法“融进来”

打造“户外的法治课堂”,将普法阵地延伸至未成年人生活的边角,制作“护苗”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法宣传展板,努力实现“护苗”普法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方面,“护苗公园”润物无声。打造“清风护苗”主题公园,形成五步一景、十步一画的浓厚“护苗”氛围。园中建设“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通过“护苗”知识与中华诗词的巧妙融合,让未成年人在散步、游玩间不经意地接受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认知网络风险、学习法律知识。另一方面,“法治长廊”答疑解惑。营造法治文化氛围,打造“护苗”法治长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预防网络沉迷,利用非法出版物、盗版光碟、网吧和KTV娱乐场所仿真模型展示区强化普法宣传,将“纸面”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图文并茂的漫画故事、鲜活生动的警示案例、简洁明快的安全提示,渗透网络文化安全教育内容。

创新“沉浸体验”

让普法“活起来”

打造“行走的法治课堂”,引入情景式、体验性宣讲方法,让法治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激发学法热情,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养。一是“情景模拟”沉浸体验。通过文化执法“开放日”活动,青少年零距离接触文化执法工作、沉浸式体验办案现场、互动式感受执法设备器材,了解从发现有害信息、留存证据到投诉举报的全过程,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及有害信息。二是“研学实践”深度启迪。以“绿色阅读 文明上网”为主题,设计“茶语清风研学游”“清风护苗”夏令营活动,在实地探访中提升未成年人网络文明素养,引导未成年人从堵截不良信息的“被动防护”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免疫”转变。三是“文化赋能”正向引导。将法治理念与非遗、地域文化巧妙融合,创作“护苗”童谣、皮影戏,制作“护苗”漆扇,组织“绿书签行动”海报设计大赛等文化活动,用绿色健康、生动有趣的内容充实孩子们的课余时光,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利用新媒体账号刊播“护苗”课堂系列宣传片、《“护苗”传新风 童心向未来》拍手谣、黄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扫黄打非”记心间》等,浏览及转发流量大,效果反响良好。

聚焦“全域守护”

让普法“准起来”

紧盯开学季、寒暑假等重要节点,集中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普法宣讲活动70余次,为未成年人提供精准“防护”。一是“开学第一课”以宣引航。每逢春秋学期开学季,组织“护苗”志愿者“准时”上岗,常态化开展“绿色阅读 文明上网”、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宣讲活动,通过宣读倡议书、观看公益片等形式,为新学期送上法治“大礼包”,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二是“护苗·小草学堂”以爱护航。与潘庄二村、辛庄子村等“小草学堂”相融合,针对寒暑假青少年监护“空档期”和网络使用“高峰期”特点,将普法宣讲力量注入,“精准”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预防网络游戏诈骗等主题宣讲,站好“寒暑假”护苗岗。三是“网络巡查” 严阵守护。构建“人防+技防”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立24小时巡查机制,及时发现不良信息与违规行为,形成“监测—处置—反馈”闭环,引导家校共同参与网络环境治理。

来源:扫黄打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