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全球健康产业的投资方向,正在出现重大转折。根据《Nature Aging》等权威期刊,全球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10亿大关,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连年攀升,相关医疗支出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飙升至1.3万亿美元。就在这一背景下,硅谷资本巨头奥
2025年全球健康产业的投资方向,正在出现重大转折。根据《Nature Aging》等权威期刊,全球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10亿大关,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连年攀升,相关医疗支出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飙升至1.3万亿美元。就在这一背景下,硅谷资本巨头奥特曼携手Retro Biosciences,力图用AI和生物技术合力,真正“续命”——而他们的第一场临床试验,已定档2025年底。
Retro的故事从一笔1.8亿美元的种子轮投资说起。2021年,奥特曼为这家初创公司注入了全部启动资金,并在随后的三年里持续加码,Retro也因此成为硅谷长寿科技领域最受瞩目的玩家之一。Retro的核心目标并非简单延长人类寿命,他们的野心是让人类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依然保持健康、警觉和活力,打破“长寿必伴慢性衰退”的传统认知。
Retro的技术主线,是一款代号为RTR242的小分子药物。与传统阿尔茨海默症药物“清扫斑块”的思路不同,RTR242试图通过激活人体自噬机制,像给细胞“垃圾处理系统”重启一样,清理神经细胞内的异常蛋白和有害废物。按Retro团队的说法,这项机制的失调,是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等疾病的核心诱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RTR242的临床试验并非孤注一掷。Retro几乎同步推进两条关键药物管线:一是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造血干细胞疗法RTR890,二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干细胞衍生疗法RTR888。这种多点突破的策略,使得Retro在科技资本圈不仅仅是“讲故事”,而是真实落地的创新者。
Retro的创新并不止步于生物领域。公司与OpenAI合作,联合开发了名为GPT-4b-micro的AI模型,这一模型专为蛋白质工程设计。在Retro的实验数据中,GPT-4b-micro在干细胞重编程标志物表达效率上的提升,达到了传统方法的50倍。这样的效率提升,为药物发现和机制验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可能。
过去的一年里,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层出不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25年最新报告显示,通过深度学习筛选分子结构、预测蛋白质折叠,已成为新药研发的“标配”。Retro正是率先把AI能力深度嵌入到药物发现全流程的代表企业。
但Retro团队并不盲目乐观。公司CEO贝茨-拉克鲁瓦多次强调,AI只是新药研发的“放大器”,真正的科学突破还需扎实的临床和多学科协作。他也坦言,生物医学的进展无法复制互联网行业的“快节奏”,每一个里程碑都需要时间的沉淀。
Retro的壮志雄心,令其成为全球资本瞩目的中心。2025年初,公司设定A轮融资目标高达10亿美元,意图进一步扩展研发和临床试验版图。资本市场的反应也极为热烈:同领域的Altos Labs(由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支持)已募集超30亿美元资金,谷歌旗下Calico生命科学公司则始终保持神秘,外界对其进展高度关注。
这一场“长寿科技”的资本鏖战,已远超传统生物医药的融资规模。根据CB Insights今年9月的数据显示,全球抗衰老领域2025年上半年新增融资已突破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Retro正处在这股浪潮的最前端。
在Retro的创始团队中,既有清华药学院前院长丁胜这样具备深厚学术背景的科学家,也有贝茨-拉克鲁瓦这样跨界的技术领袖。贝茨-拉克鲁瓦不仅在蛋白质电子传递领域有上千次论文引用,还曾带领OQO团队创造全球最小Windows电脑,技术和商业经验兼备。这种“科学家+创业家”组合,是Retro敢于在高风险领域持续投入的根本。
Retro的高调布局,难免引来业界和公众的质疑。2025年9月的美国《华尔街日报》调查指出,生物医药领域的“快节奏”容易带来安全性隐患,许多新药项目在临床阶段夭折。Retro在澳大利亚启动的RTR242临床试验,被视为公司生死攸关的一步。
RTR242的核心,是重启老年人自噬机制,进而逆转神经退行性疾病。但自噬通路的复杂性、个体差异性极大,任何一种药物都面临着疗效和副作用的双重考验。Retro的策略,是在临床试验中同步引入AI数据分析,通过实时数据反馈动态调整试验方案,尝试最大程度降低失败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Retro并未把所有希望寄托于单一产品。公司同步孵化多条研发管线、积极引入跨国临床合作,显然吸取了行业前人的经验。奥特曼本人也公开表示,生物技术创新不会像互联网创业那样一蹴而就,对Retro的支持是“十年级别的耐心投资”。
来源:钦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