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焦私行管理资产规模(简称AUM),在已披露该项数据的银行中,2024年工商银行私行AUM达3.47万亿元。在上述14家银行中,超半数银行私行AUM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农业银行私行AUM达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7%。
截至目前,已有14家A股上市的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私人银行业务情况随之出炉。
聚焦私行管理资产规模(简称AUM),在已披露该项数据的银行中,2024年工商银行私行AUM达3.47万亿元。在上述14家银行中,超半数银行私行AUM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农业银行私行AUM达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7%。
聚焦私行客户数,2024年工商银行以28.9万户的数据位列第一,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私行客户数也均超20万户。相较于2023年,上述14家银行中除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外,其余银行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邮储银行私行客户数达3.42万户,同比增长近27%。
从人均私行AUM来看,在已披露数据的银行中除光大银行外,2024年其他银行人均私行AUM均超1200万元。其中,平安银行以2040.78万元的人均私行AUM位居榜首,中国银行也达1578.68万元,光大银行则不及1000万元。
透视银行业私行业务布局情况,近年来,各家银行私行业务聚焦家族信托、养老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推进数字化转型,以科技手段进一步赋能私行业务。同时加速直营中心建设,着力满足私行客户日益多样化需求。
工商银行私行AUM逼近3.5万亿,
邮储银行私行客户数同比增长近27%
国有大行私行AUM和客户数保持领先。据已公开披露的数据,2024年工商银行私行AUM为3.47万亿元,私行客户数28.9万户,两项数据均位居榜首。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私行AUM也已超3万亿元。
同时,国有大行私行业务增长势头强劲,除未披露私行AUM的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国有行2024年私行AUM增速均较2023年提升,增速均超10%。其中,农业银行私行AUM同比增长18.87%,达到3.15万亿元;中国银行私行AUM同比增长16.73%,达到3.14万亿元。
股份制银行私行AUM也实现进一步增长。除未披露数据的招商银行外,2024年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私行AUM均超万亿,平安银行私行AUM达1.98万亿元,已逼近2万亿大关。此外,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私行AUM增速均超10%。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虽自2023年报后未披露私行AUM数据,但其私行AUM在2022年底就已超4万亿元,大幅领先于其他银行。
在私行客户数方面,国有大行整体领先于股份制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2024年私行客户数分别为28.9万户、25.6万户、23.15万户,均超过20万户。此外,私行客户数超过10万户的还有中国银行(19.89万户)、招商银行(16.91万户),其他银行均未达到10万户。
相较于2023年,上述14家银行中除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外,其余银行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邮储银行私行客户数达3.42万户,同比增长近27%,浙商银行私行客户增速也达19.23%。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私行业务增速放缓。2024年平安银行私行AUM同比增长3.13%,私行客户数同比增长7.32%,私行AUM增速较2023年放缓15个百分点。除私行业务外,2024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板块整体承压,零售金融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5.9%,净利润下降94.8%,处于零售业务转型深水区,平安银行在年报中强调坚持坚持零售战略定位不动摇,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平安银行人均私行AUM超2000万,
光大银行不足1000万
聚焦人均私行AUM,在国有大行中除未披露私行AUM数据的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银行2024年人均私行AUM均保持在1200万元以上。其中,中国银行的人均私行AUM达1578.68万元,在国有大行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已披露私行AUM数据的股份制银行中,2024年平安银行以2040.78万元的人均私行AUM位居榜首;浙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的人均私行AUM均在1400万元上下;光大银行人均私行AUM为984.51万元,明显低于其他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银行私行客户门槛并不相同,但多集中于600万元及以上。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私人银行客户是指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其中,招商银行私行客户标准为月日均总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
同时,银行会根据私行客户不同资产规模来提供更精细分层和差异化权益。例如,工商银行月日均金融资产600万(含)-800万元的客户和私银特别客户为私银体验客户,800万元(含)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为高净值客户,2000万元(含)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为超高净值客户,1亿元(含)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为极高净值客户。
此外,银行私行门槛还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建设银行曾将300万元的私行门槛调整至1000万元后,又下调至600万元;民生银行曾将私行门槛由800万元下调至600万元;浦发银行曾将私行门槛从500万元调整至800万元,又调整回落至600万元。
私行业务不断加码家族信托,
数字化转型成为年度关键词
从2007年中国银行作为中资商业银行首次在境内推出私人银行服务以来,中国私人银行业已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各家银行在积极抢滩私行业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私行服务质效,满足高净值客户多样化需求。透视各家银行私行业务建设,家族信托、养老金融、数字化转型、跨境金融等关键词成为重要发力点。
近年来,多家银行着重推进家族信托与家族办公室产品建设,不断提升私行服务水平。工商银行推动家业业务创新落地,联合工银瑞信在业内首推家族信托综合顾问的基金投顾方案,推出家庭服务信托综合顾问业务;中国银行升级财富传承服务矩阵,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客户比上年末增长61.92%,做强“企业家办公室”服务,推广企业家客户经营类融资授信服务;交通银行家族信托、家庭信托、养老信托、慈善信托等特色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家族财富业务规模年内增长43.56%;邮储银行升级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推出手机银行私行专区,创新私行专属产品、私人银行中心、企业家服务、家族办公室等版面。
在股份制银行方面,中信银行首批推出家庭服务信托并实现线上线下全流程服务;招商银行丰富家族信托业务品种,深化股份信托、慈善信托等创新服务;平安银行围绕个人、家族、企业多维需求,打造“1+1+N”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综合化的家族办公室服务,2024年末平安家族办公室客户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超1100亿元。
同时,银行私行机构规模进一步扩张。2024年报数据显示,农业银行建成150家总行级私行中心、300余家分行级私行中心和800余家支行级财富管理中心,进一步扩大私行专业服务覆盖面;中国银行在境内设立私行中心203家;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共计248家;邮储银行创新搭建简版私行模式,建设超过10家私人银行中心,由总行专业团队直营管理;中信银行已批建私人银行中心99家(其中新批建11家),覆盖69个重点城市。
此外,在数字化浪潮和社会老龄化趋势下,银行机构立足主责主业,深度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完善私行布局和整体规划。
在养老金融方面,光大银行迭代养老账本及规划两大工具,整合颐享财富、社区、健康、陪伴、权益五大服务矩阵,养老金融专区服务客户221.48万人次;平安银行依托平安集团医疗养老优势,为客户提供“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的产品和服务。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工商银行提升科创企业家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推出科创企业股权激励贷,升级“工银 e 企+”企业家智慧服务平台;农业银行构建“数智驱动-移动触达-渠道融合-安全防护”的数字化经营闭环,围绕客户旅程迭代升级财富管理服务运营管理系统;建设银行增强私行经营数字化支撑 ,提升“建行e私行”服务体验;邮储银行升级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推出手机银行私行专区;中信银行全年新增及优化26个私行业务精准营销模型,覆盖30余个核心经营场景;招商银行迭代招商银行App尊享版,优化财富产品线上配置流程,升级一站式智能服务平台。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