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是一条家家户户都是高大青砖围墙的胡同。青砖铺就的胡同路面深巷很远很远的地方。胡同里几乎家家门口围墙上面都有凌霄花,被那满墙的红艳吸引,不由得随着那满胡同盛开的凌霄花欣欣前行。
凌霄花者,盖攀援之植物也。其藤蔓细韧,善缘墙附木而上,若有不达高处不止之势
一一题记
夏天,到河北正定,在正定的一条青砖胡同见到了令我惊讶的凌霄花。
那是一条家家户户都是高大青砖围墙的胡同。青砖铺就的胡同路面深巷很远很远的地方。胡同里几乎家家门口围墙上面都有凌霄花,被那满墙的红艳吸引,不由得随着那满胡同盛开的凌霄花欣欣前行。
朱英璀璨,簇簇然悬于枝头,灼灼如焰,远运望去,竟似要将家家户户墙上的碧空也烧出鲜艳的彩霞来。刚刚雨后,整个胡同清新而又安谧,道路两边,许多住户的门旁石槽里都种满各种各样的花,有几户人家大门旁的石槽里面,竟然有荷花在盎然的开放。那肥大的叶子,那直挺挺的花梗,翠绿翠绿的,让人倍觉珍爱,本是在水边生长的花木,却栽到了胡同里。这种移植简直是一种创新,鲜艳夺目的荷花,坦然安定的情景让人倍生喜爱之情顿生。而门前栽种花木的石槽,几乎家家门口都有。我疑心,那是古时候,用来喂战马的马槽,因为那样子太像我小时曾经见过的喂马的石头槽子。这胡同里有古战场的影子。据说古时是饲养军马的地方。想想一匹匹战马嘶鸣冲杀过后,一批批地被牵下来,战马的低着头发出咻咻嘶鸣, 在这样的马槽上面尽情享受为主人效力之后的美食,解除战场上的劳顿,为从战场上荣归,该是感到何等的惬意!如果像我猜想的那样,而今时过境迁,一批批战马都没了影踪,留下的是喂过战马的石头槽子,又被用来栽种花草,开发利用的智慧足够充沛。这石槽不是普通的石槽,经历过一次次征伐荣辱,生离死别,记载了时代风雨,是与众石不同的厚重载体。
沿着胡同向深处走。看到的是一户又一户的院墙上附着伸展的凌霄花,美美地开着,鲜艳地张扬着,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的幸福,是令人感到羡慕的。我路过一户人家的门口,在门洞里,里面有一个老头正在听着收音机。收音机里正在播放着杨家将的故事。声音很大,让我这个在胡同里行走的外地人也感到有些刺耳。老头身形高大,在庭院当中走来走去,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悠悠地沉入到故事当中的神情。老头儿头发花白, 满眼慈祥,应该是守家在地养老的。 放眼望去看看他家墙上攀援的凌霄花,繁密茂盛的样子,再看看他的悠闲自得的神态,凭直觉,这是一个父慈子孝祥和雅居!一个其乐融融的家。
凌霄花花性子极是倔强,不择地而生,墙角石隙,但有寸土,便能扎根延蔓。雨打风吹,它自昂首;日曝霜侵,犹然吐艳。纵是瘠薄之地,也挡不住它那一股向上冲的生命的力量,那份机盎然,让人倍感欣怡。有人说花木娇贵,凌霄花却偏不肯娇贵,倒有几分野气与悍勇勃发之势。
凌霄花花形如小钟,橙红灼目,每至盛夏,便累累垂挂,自成一片华彩。虽无牡丹之富贵,亦欠兰蕙之幽香,然其攀高怒放之态,自有一番奋发向上的气象。看着它,竟叫人觉得,生命原该如此——只管向上攀援,只管开花,何须计较是依附,还是独立于世,善借外部条件,活出自己生命的鲜艳,也是种值得夸耀的能力与智慧的显现!
凌霄花的可敬可爱品性,当就数这“向上”二字了。
春寒料峭时分,灰墙根下钻出几茎嫩芽,怯生生的,教人疑心它捱不过倒春寒。谁知几场春雨过后,那藤蔓便活了似的,沿着砖墙一路攀援,生出许多细密的触须,紧紧抓住岁月的缝隙。
入夏后,花事便盛大起来。橙红的花朵一簇簇爆开,像无数个小喇叭,向着蓝天吹奏无声的欢歌。清晨时分,露珠在花瓣上打滚,折射出七彩的光;正午骄阳下,花儿也不见蔫,反倒愈发精神,把半条胡同都映红了。每天都要拄着拐杖在花下站一会儿的老人,说是“看看这热闹劲儿,心里头就敞亮”。
秋雨来时,花瓣零落,在青石板上铺就一条花毯。孩子们放学回来,踩出噗噗的声响,带起一阵淡淡的香。藤上结出细长的果荚,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是时光的摇摆。
最妙是冬雪之后,枯藤裹素,偏偏还有一两枚干枯的果荚倔强地挂着,在白雪中划出褐色的线条。扫雪的老人总特意绕开花藤,他说:“留着吧,开春还要靠它指路呢。”
四时流转,胡同里的人家搬进搬出,墙皮剥落又粉刷,唯有这凌霄花年年如期而至。它不声不响地爬满了整条胡同,用绚烂的色彩涂改了灰暗的墙面,用蓬勃的生命柔软了岁月的棱角。
原来在世上真有这样一种存在,无需言语,不必张扬,只是固执地美丽地开着,能叫整个世界都变得明媚可喜。
来源:宇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