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赌徒”,十年后回到原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07:20 1

摘要:近日,Desktop Metal宣布其剩余全部资产,包括粘合剂喷射(Binder Jetting)技术的知识产权与专有技术、Adaptive3D的DuraChain弹性体以及FreeFoam可发泡树脂,已在美国破产法第11章框架下被Arc Impact Acq

Desktop Metal:泡沫时代的终结,理性起点的开始。

近日,Desktop Metal宣布其剩余全部资产,包括粘合剂喷射(Binder Jetting)技术的知识产权与专有技术、Adaptive3D的DuraChain弹性体以及FreeFoam可发泡树脂,已在美国破产法第11章框架下被Arc Impact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以700万美元收购。

Arc Impact表示,将在此基础上打造一个先进制造平台,把粘合剂喷射金属和陶瓷增材制造与生产级聚合物及人工智能辅助材料研发相结合,以支持美国本土的关键生产。

一晃十年,就像坐了一场过山车

Desktop Metal成立于2015年,由MIT教授Ely Sachs与企业家Ric Fulop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创立,专注金属3D打印,尤其是Binder Jetting粉末粘结喷射技术。随后,公司先后推出Studio System和Production System等代表性产品,并累计融资超4亿美元。2020年12月通过SPAC在纽交所上市,募资5.75亿美元,初始估值约25亿美元。

2021年,Desktop Metal股价一度接近30美元,市值飙升至90–100亿美元,随后以3亿美元收购EnvisionTEC、5.75亿美元收购ExOne,掀起激进扩张。然而,2022年SPAC泡沫破裂、市场降温,加之并购带来的沉重财务压力,公司股价迅速下挫。

2023年,Desktop Metal与Stratasys宣布合并,但这一计划最终在股东投票中被否决,交易彻底流产。2024年因股价低于1美元遭纽交所警告,实施反向股票分割无果,当年7月宣布以1.35亿美元被Nano Dimension收购。

2025年4月交易完成,公司退市并加入Nano Dimension,不久后宣布破产,最终其剩余资产以700万美元被Arc Impact收购。

资本狂热与行业泡沫


事实上,3D打印的资本故事并不是从Desktop Metal才开始的。早在2012年,3D Systems、Stratasys等第一批上市公司就曾引发股价狂飙,甚至出现了“家家户户都会有一台3D打印机”的口号。然而消费级神话很快破灭,行业重心逐渐回归工业应用。

进入2020年,资本市场热情再度点燃,SPAC成为关键推手,使初创企业能在尚未证明盈利模式之前迅速登陆资本市场。Desktop Metal正是这波热潮下的典型产物。

资本追捧源于宏大的叙事。Desktop Metal以“更快、更便宜、更大规模”的口号打动了投资人,但他们看中的不是现实市场,而是潜在的“制造业新秩序”。这为Desktop Metal带来了短暂的高光,也埋下了崩塌的伏笔。

梦想与现实的落差


如果说资本市场的狂热是一场烟花,那么真正决定企业命运的,还是技术与市场的考验。Desktop Metal描绘的未来,在现实中远比想象曲折。

首先是技术瓶颈。Binder Jetting技术虽在速度上有优势,但在致密度、后处理、材料成本等方面仍难与传统工艺竞争,对很多制造企业来说,一台百万级打印机还无法替代现有生产线。

其次是落地缓慢。Studio System被定位为“办公室里的金属3D打印机”,但其实还需要额外烧结设备,制件性能也有限,与宣传仍有差距。至于主打量产的Production System,也长期停留在小批量验证阶段。

更严重的是盲目扩张。两年间,Desktop Metal收购ExOne、EnvisionTEC等,技术路线与市场定位复杂叠加,导致整合成本飙升,难以集中解决核心问题。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始终无法盈利。从成立到最终被收购,Desktop Metal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兜了一圈,还是回到了原点


被收购后,Desktop Metal名称将暂时保留。Arc Impact表示将整合其技术,专注于对美国经济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制造项目,包括无稀土永磁体、钠离子固态电池组件、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电网用固态变压器部件等。

如果说以上仍显宽泛,那么更具体的落地项目包括:利用铝粘合剂喷射(BJAM)推动国防车辆关键部件制造,开发碳化硅(SiC)组件及相关3D打印技术以增强导弹防御和高能激光系统性能,并通过数字光处理(DLP)生产FreeFoam部件用于医疗缓冲装置。

也就是说,Desktop Metal这次被收购的核心技术,包括粘合剂喷射、陶瓷和先进光聚合物,都已经在国防、能源和医疗等应用端找到明确落点。回归初心,找到技术的出发点,这样Desktop Metal的价值才能被真正发挥出来。

不用沮丧,这只是一个过程


换句话说,如果Desktop Metal借壳上市象征着资本的“赌徒时代”,那么如今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更理性的阶段。事实上,不止3D打印,几乎所有新兴产业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泡沫狂热,到价值回归。

回到Desktop Metal的故事,也有几点值得反思。

首先,讲故事和资本运作无法支撑长期发展,真正决定命运的,是技术能否落地、是否好用。其次,并购带来的“超能力”往往比想象中脆弱,缺乏协同反而会成为拖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盈利才是企业的生命线,若不能赚钱,再宏大的愿景也只是空谈。

写在最后,突然感慨,中国人还是务实的。要不然,中国仅有的两家3D打印上市公司铂力特和华曙高科,也不可能长期位居全球市值前列,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

来自“3D打印资源库

长三角G60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

热忱欢迎参加我们在2026年4月15-17日在苏州举办的第八届涡轮技术大会暨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展以及激光在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的应用大会(4月16日)”

来源:江苏激光联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