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仅2天,传来两位名人被刑拘,恶行曝光,毫不值得同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06:00 2

摘要:【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潇湘晨报、光明网、华夏时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潇湘晨报、光明网、华夏时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在法治的晴空下,任何触犯法律红线的行为都无所遁形。

即便身处聚光灯下、拥有无数光环的名人也不例外。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再高的名气也无法成为违法的保护伞。

这不,仅仅两天时间,就有两位名人因各自恶行被刑拘的消息传来。

随着他们的种种作为曝光,实在是毫无值得同情之处。

楚轶男,这个名字对于许多观众来说或许还有些印象。

她曾出演过《精武陈真》《一起来看流星雨》等电视剧。

2004年,她更是被选为“奥运宝贝”,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参与8分钟中国文化表演。

那时的她,前途一片光明,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多年后再次听闻她的消息,竟然是因为触犯法律。

一场资本运作将楚轶男卷入了法律的旋涡。

彼时,同方股份筹划向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收购不超过29.9%的上海莱士股份。

交易金额接近300亿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而楚轶男的富豪男友郑跃文,作为内幕知情人。

竟将这一重要的内幕消息透露给了她。

但楚轶男在得知消息后,却没有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而是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她利用郑跃文给的原本准备用于购房的数千万元资金。

通过信托账户以及个人证券账户,在保密期内大举买入同方股份股票。

短时间连续买入同方股份约180万股,成交金额超过2500万元。

甚至几乎突破信托合同原有投资限制。

与此同时,楚轶男还动用个人账户追加买入同方股份逾25万股。

她以为自己能够凭借内幕消息在股市中轻松获利。

然而事与愿违,随着同方股份收购上海莱士重组失败,股价大幅下跌。

账户最终亏损超过500万元。

同时这一异常行为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贼喊捉贼

北京证监局注意到了这一异常交易。

经过深入调查,认定楚轶男与内幕知情人郑跃文关系密切。

交易行为与内幕信息高度吻合,但是却没有正当来源或合理解释。

2021年底,北京证监局对楚轶男作出行政处罚,并对其处以40万元罚款。

而随着案件的进一步推进,北京证监局最终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

但是没想到在调查期间,楚轶男不但没有积极配合,反而多次更换手机号。

甚至试图出境躲避,这些行为无疑更加重了她的罪责。

在今年9月8日,楚轶男因构成证券法的内幕交易行为被刑拘,曾经的明星光环瞬间破碎。

但是没想到在楚轶男正式刑拘没多久,又一个公众人物同样因为违法被刑拘。

网红“柴怼怼”,原名柴向前,在玉石赛道也算是小有名气。

同时还是温州某珠宝公司的运营者。

早期他以怼天怼地的视频风格吸引了不少关注。

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背离了做账号的初衷。

2025年4月初,“柴怼怼”公开质疑河南零售企业胖东来商超的玉石销售业务。

称胖东来涉嫌“低成本玉石高价销售牟取暴利”。

并举例称“成本几百元的玉石售价几千甚至数万元”。

还对比自家产品称“胖东来三万元的玉石品质不如其他商家三千元产品”

“去买胖东来玉石的人其实是交了智商税”。

受到莫名地诋毁,胖东来迅速发布声明否认相关言论,

并且公布销售数据等信息证明清白,同时对“柴怼怼”等账号起诉。

之后,此次事件中相关涉及的账号也已经被依法依约关闭。

但是没想到这次事件并没有让“柴怼怼”收敛,反而还变本加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他在与胖东来的诉讼期间,自己也被曝出直播间售卖的玉石存在假冒伪劣问题。

消费者通过警方提供的查询途径得到,“柴怼怼”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一案已有初步进展。

鉴定结果显示,已鉴定的30多件“柴怼怼”直播间玉石产品,估价普遍介于30元至500元之间。

其中15件玉石的真伪鉴定结果为“染色和田玉”。

直播间售价近4万元的12件玉石饰品,价格鉴定总金额只有三千多元。

玉石销售价格与鉴定价格相差十几倍,令人咋舌。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只是冰山一角。

在7月22日,柴向前妻子为法人的平阳县小丫茶饮有限公司。

也因虚假宣传祛湿护肝等功效、销售无标签产品等违规。

被平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改正违法行为、警告、停止虚假宣传行为,并罚款22万元。

种种行为似乎也表明了“柴怼怼”为了获取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他人权益,扰乱市场秩序。

而“柴怼怼”夫妻这种毫无底线的逐利行为。

最终也将他们推向了法律的制裁边缘。

9月9日,“柴怼怼”他与妻子肖某被刑事拘留,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仅2天,楚轶男和“柴怼怼”就相继传来了被刑拘的消息。

但同时,他们的事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他们一个身为明星,本应在艺术领域为大众带来优秀的作品,传递正能量。

一个作为网红,在商业领域本应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他们却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无视法律法规,最终自食恶果。

这两起事件也提醒着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行业,拥有怎样的地位和名气,都不能心存侥幸,触碰法律的红线。

结语

无论是楚轶男的内幕交易,还是柴怼怼的种种交易、诋毁行径都为我们敲响警钟。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为你是名人就网开一面。

在如今这个社会,名利固然诱人。

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只有通过合法的途径、正当的努力去追求成功和财富,才能走得长远。

来源:北秋娱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