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约科学技术组织(STO)发布《2025-2045 年科学技术宏观趋势报告》。报告认为,随着全球战略竞争加剧,科技进步将改变各国的竞争方式。报告预测,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将成为此类竞争的核心,并将继续革新国防和安全领域等行业。报告共包括六个方面的趋势分析:持续发
科技战略
北约发布《2025-2045 年科学技术宏观趋势报告》
据北约4月9日消息,北约科学技术组织(STO)发布《2025-2045 年科学技术宏观趋势报告》。报告认为,随着全球战略竞争加剧,科技进步将改变各国的竞争方式。报告预测,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将成为此类竞争的核心,并将继续革新国防和安全领域等行业。报告共包括六个方面的趋势分析:持续发展的竞争;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生物技术;资源;公众信任;技术整合和依赖。
韩国与澳大利亚举行第三届东盟战略对话会议
据韩国外交部4月10日消息,第三届韩澳东盟战略对话在澳举行,以讨论基于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CSP)的合作计划。双方就《东盟印太展望》(AOIP)以及计划于今年通过的《东盟共同体愿景(ACV)2045》等合作倡议交换意见,对话内容涉及海洋合作、经济、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双方表示将在数字化转型、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和灾害应对等领域加强合作。
信息
美国谷歌公司发布第七代TPU芯片Ironwood,性能与英伟达B200相当
据路透社4月10日消息,美国谷歌公司发布第七代TPU芯片Ironwood,性能与英伟达B200相当。相比起第六代TPU Trillium,Ironwood在功耗效率(perf/watt)上实现了2倍的提升;比2018年推出的首款Cloud TPU,更是高出了近30倍。Ironwood的发布标志着谷歌在AI基础设施的重大转变。谷歌认为,当下被动响应式模型,正转变为主动生成式智能体。谷歌在推理时代对未来AI基础设施的定义为更智能、更主动、更具协作性。
欧盟拟简化人工智能相关法规,以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力
据新华社4月9日消息,欧盟委员会9日发布“人工智能大陆行动计划”,其中的一些措施将聚焦在简化人工智能相关法规上,同时将大力建设“人工智能工厂”网络等,旨在全面提升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维尔库宁在声明中表示,该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尽可能减少相关行业在监管方面的负担,并保证《人工智能法案》简单且有利于创新。据欧盟相关公报介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欧盟目前正在欧洲多地部署13座“人工智能工厂”。
美国芝加哥大学研发出新型量子信息传输技术,为构建混合量子网络奠定基础
据量科网4月11日消息,美国芝加哥大学普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量子信息传输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当前量子换能器仅能传输部分量子比特信息的局限,实现了可通过一个通道发送一个完整的量子比特信息,这为构建混合量子网络奠定了基础。该技术有望推动更大规模、更稳定的量子网络发展,相关研究发表在《物理评论X》(Physical Review X)期刊。
生物
FDA宣布计划逐步取消单克隆抗体和其他药物的动物试验要求
据FDA官网4月10日消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在单克隆抗体疗法和其他药物研发中,用更有效、更贴近人体的实验方法取代动物实验,包括基于AI的毒性计算模型、细胞及实验室环境下的类器官毒性测试等。此举旨在提高药物安全性,加快评估流程,同时减少动物实验,降低研发成本,并最终降低药品价格。
非洲RNA疫苗生产计划将采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
据智药邦公众号4月11日消息,埃及制药公司Eva Pharma与法国DNA Script和比利时Quantoom Biosciences达成协议,将建立一个年产能达1亿剂的RNA疫苗生产系统。Eva mRNA疫苗创新中心将整合DNA Script的DNA合成技术与Quantoom的mRNA合成及制剂技术,利用AI进行抗原选择、蛋白质工程、mRNA结构设计,以及聚合物和脂质纳米颗粒等递送系统的建模。
美国研究团队开发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皮内给药装置
据ARHA-H官网4月7日消息,美国Satio公司研发出皮内微针给药装置Digital SatioRx。这是一款低成本、可远程控制的一次性微针皮内给药装置,可将经过FDA批准的液体皮内药物瞬间输送给患者,支持远程医疗。该装置的研发项目隶属于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H)的“小型企业创新研究”(SBIR)计划。
欧洲生物科技公司开发室温储存的喷雾干燥mRNA疫苗
据genengnews网4月8日消息,德国Ethris公司和Lonza公司合作开发室温储存的喷雾干燥mRNA疫苗候选制剂,旨在通过粘膜递送方式对抗呼吸道疾病。该疫苗的室温稳定性技术可解决mRNA疫苗制造、储存和递送相关的供应链挑战,摆脱对超低温存储和复杂递送的依赖,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流程,并通过产生粘膜免疫来减少病毒传播。
韩国科研团队开发新技术助力癌症诊断和治疗,增强精准治疗效果
据科学网4月8日消息,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能在复杂生物环境中精确修饰特定蛋白质的新技术。该技术克服了传统修饰方法的局限性,可精准修饰特定蛋白质位点,有望用于癌症诊断和治疗,促进下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发展,提高生物成像技术区分癌组织能力,增强个性化精准治疗效果,对药物开发和生物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大学团队改造大肠杆菌,高效合成游离脂肪酸
据生辉SynBio公众号4月10日消息,天津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CRISPRi筛选技术,系统解析大肠杆菌生理调控网络,发现并优化关键基因,最终构建出游离脂肪酸(FFA)产量达35.1 g/L的工程菌株,刷新微生物合成FFA的纪录,不仅为脂肪酸生物制造提供了全新范式,更揭示了生理工程在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全局性价值。
中国研究团队首创“稻米造血”技术
据合成生物学态势公众号4月10日消息,武汉禾元生物公司研发全球首创“稻米造血”技术,通过基因编辑,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水稻基因组,使其在水稻种子中表达并积累。水稻种子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并储存人血清白蛋白,最终通过提取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人血清白蛋白。这种制造方式更安全环保,具备规模化生产、成本低廉等优势,有望缓解我国人血清白蛋白供应不足问题。
能源
美国NASA等机构开发月表3D打印太阳能塔,旨在为未来的月球基地提供能源并执行通讯任务
据3D natives 4月7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公司Branch Technology和英国建筑公司福斯特合伙公司合作开发了一座50米高的太阳能塔,并将利用3D打印技术在月球表面建造。这座3D打印的太阳能塔旨在为未来的月球基地提供能源并执行通讯任务。它还将为月球上的科学任务和定居点提供永久能源。
海洋
美国海岸警卫队发布《兵力设计2028》蓝图
据国防科技要闻4月11日消息,美海岸警卫队代理司令凯文·伦迪近日公布《兵力设计2028》(FD 2028),旨在提升该军种响应国家未来需求的能力。FD 2028聚焦四大工作重点。人员方面,计划扩编并提升战斗力,包括采用国防部体能标准、简化行政流程;组织方面,将优化海岸警卫队的结构和决策流程,以确保该军种能够响应各种安全威胁、技术变化和不断发展的作战需求;采办与合同方面,包括消除采办官僚主义,扩大海岸警卫队和国防创新小组之间的合作,以及开发合同跟踪系统,以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技术领域方面,通过采用安全技术来提高海岸警卫队的作战效率。
国际海事组织发布《使用氨燃料的船舶安全临时导则》
据国际船舶网4月10日消息,国际海事组织近日发布《使用氨燃料的船舶安全临时导则(MSC.1/Circ.1687)》,标志着替代燃料在航运业中获得重要监管支持。该导则由集装箱运输子委员会(CCC)最终定稿,在海事安全委员会(MSC)第109次会议上获得批准。该导则以高层次的站位、并以目标为导向,对船舶氨燃料的安全使用进行规定,同时也承认该导则在未来仍需进一步完善。
航空
美海军公布第六代F/A-XX战斗机新细节
据DefenseScoop网站4月8日消息,美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公布第六代F/A-XX战机的特性,并表示该型战机将取代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机。特性包括:一是F/A-XX航程将至少达到 “超级大黄蜂”的125%,并支持空中加油。二是将集成隐身和人工智能技术,具备“人在回路上”作战模式。三是可与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及“协同作战飞机”协同,将航母打击群的覆盖范围大幅提升至约2849万平方千米。按照计划,F/A-XX拟由波音或诺格公司研制,预计2030年代服役。
美军将在日本冲绳部署MQ-4C“人鱼海神”大型远程侦察无人机
据KyodoNews网站4月9日消息,美国将向毗邻中国台湾省的日本冲绳基地部署MQ-4C“人鱼海神”远程侦察无人机,以增强美在亚太地区的情报监视和信息收集能力。MQ-4C作为高空长航时侦察无人机系统,由诺格公司研制,可在15.2千米以上高空持续飞行24小时,作战半径达13700千米。MQ-4C侦察无人机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制,属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可在15240米以上高空持续飞行24小时,作战半径达13700公里。MQ-4C无人机原为美海军和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广域海上监视”(BAMS)项目的一部分,主要用于为广阔海域提供持续性情报、监视与侦察覆盖。
航天
美国Redwire与日本ispace公司合作,将联合为NASA“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项目开展月球任务
据RedwireSpace网站4月8日消息,美国Redwire与日本ispace在美子公司签署协议,将共同为NASA的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项目开展商业月球探索与科学任务。CLPS合同为多承包商不定交货期、不定交货量(IDIQ)模式,2028年前累计最高价值26亿美元。Redwire作为14家主承包商之一,将联合ispace美国公司凭借其APEX1.0月球着陆器竞标未来合同。APEX1.0借鉴“坚韧号”经验,可将有效载荷送至月面或月球轨道。
美国Umbra公司获美空军太空创新中心资金支持,加速太空SAR技术军事化应用
据spacenews网站4月9日消息,美国Umbra公司获美国空军太空创新中心(SpaceWERX)的战略资金增加(STRATFI)支持,将与太空发展局(SDA)等合作,研发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Umbra计划打造下一代航天器星座,利用其编队飞行、多基地探测及移动目标检测技术,为美国及盟友提供印太地区公海搜索的灵活低成本提示引导能力。依托已验证的SAR双基地图像技术,项目将推进卫星协同操作实现广域目标检测,加速国防技术从研发到部署。
新材料
澳大利亚的第一座地下锂矿开始生产,可减少稀释和废物污染、提高锂回收率
据The Northern Miner 4月9日消息,澳大利亚Liontown Resources公司在澳大利亚的第一座地下锂矿已开始生产。该矿将比传统的露天开采更具优势,包括减少稀释和废物污染、提高锂回收率以及改善矿石破碎度以实现更高效的加工。该项目的初始产能已优化至每年280万吨,每年可生产约50万吨锂辉石精矿,计划在第六年进行扩建,将年产量提升至400万吨,预计可产出约70万吨锂辉石精矿。
伊朗伊斯法罕大学将氧化锌纳米颗粒掺入核壳橡胶颗粒中,以改善环氧粘合剂的机械和热性能
据AZO Materials 4月8日消息,伊朗伊斯法罕大学的研究人员将氧化锌(ZnO)纳米颗粒掺入核壳橡胶(CSR)颗粒中,以改善环氧粘合剂的机械和热性能。CSR是一种新型增韧剂,可增强断裂韧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氧胶粘剂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损失。但CSR容易结块,限制了该材料的有效性,研究人员通过引入ZnO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基团来抑制CSR结块,以提高环氧胶粘剂的韧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不含ZnO的环氧树脂相比,添加2%的ZnO纳米颗粒可使拉伸强度提高60%,模量提高37%。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先进制造
西班牙PERSEI Space公司开发太空系绳技术,旨在减少太空垃圾、改善在轨卫星服务
据DESIGN AND DEVELOPMENT TODAY 4月4日消息,西班牙PERSEI Space公司与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太空系绳技术,旨在减少太空垃圾、改善在轨卫星服务。该系统基于电动力系绳,通常长数百米,宽几厘米,通过与电离层等离子体和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洛伦兹力,可以降低卫星的高度,使其无需燃料即可脱离轨道。PERSEI Space公司由欧洲航天局(ESA)孵化,并得到了获得了欧洲创新委员会的支持。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