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听——国咨律所每日法律资讯】 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1 18:35 1

摘要:自2025年4月1日起,广州全面推行涉企检查“亮码入企”。此次检查严格遵循“亮码入企”流程,执法人员通过“粤执法”平台向企业出示电子执法证,企业可扫码核验执法人员身份及检查事项合法性。(来源:广州司法行政)

【高层法治动态】

【广州:涉企检查“亮码入企”】

自2025年4月1日起,广州全面推行涉企检查“亮码入企”。此次检查严格遵循“亮码入企”流程,执法人员通过“粤执法”平台向企业出示电子执法证,企业可扫码核验执法人员身份及检查事项合法性。(来源:广州司法行政)

【国咨说】

“亮码入企”制度通过数字化手段规范涉企检查,符合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既保障企业知情权与监督权,也强化执法程序合法性。企业可扫码核验执法人员身份及检查事项,有效防范违规检查,降低经营干扰。该制度提升执法透明度,减少权力寻租空间,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具有推广示范意义。

【政策发布】

【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加强网络销售消费品安全与召回监管】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公布《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公告拟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建立缺陷信息收集和追溯制度。市场监管总局将通过平台推送召回信息,提升精准性。电子商务经营者在获知召回信息后,应立即停止销售缺陷产品,并在网站显著位置公布召回信息等。(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国咨说】

市场监管总局拟加强网络销售消费品安全监管,要求电商经营者提供安全产品、建立缺陷追溯制度,总局精准推送召回信息,经营者需及时停售并公示召回。此举措强化电商平台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完善缺陷产品召回机制,通过追溯制度提升监管效率,促进网络消费环境规范化,具有积极意义。

【国内热点】

【北京:未成年豪掷45万打赏主播,法院判父母平台共担责】

据报道,17岁的小刘在某平台累计充值超45万元,用于在平台上打赏主播。后其父亲发现异常消费记录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台返还充值款项。一审法院认定该平台审核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因此应承担责任;其父母作为监护人也有一定责任,综合各方过错程度,一审法院判决平台退还小刘24万元。平台和小刘均不服,提起上诉。北京四中院综合考量后,驳回双方上诉,维持一审判决。(来源:新京报)

【国咨说】

北京法院对未成年人高额打赏主播案判决,明确平台与父母均需担责。法院认定平台未严格审核用户年龄,导致未成年人完成大额充值,存在监管过失;同时,父母未尽到监护责任。判决平台返还部分款项,体现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平台责任强化的平衡,警示网络平台需完善用户身份核验机制,家长也应加强监护与教育,共同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浙江:买房居住后发现是凶宅,要求退房后一审胜诉】

据报道,杭州一买家花费759万元购买二手房,与原房东签订房屋转让合同,次月已过户,但约定次年交房,即过户后、交房前原房东“返租”一年。后双方签订了补充协议,约定“房屋本体结构内未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买家居住后发现,原房东之子在屋内非正常死亡,遂起诉。一审判决,法院认定原房东没有按照合同约定交付未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买家胜诉。而后,原房东提起上诉,目前二审尚未宣判。(来源:澎湃新闻、红星新闻)

【国咨说】

杭州“凶宅”案一审判决支持买家退房请求,法院认定原房东隐瞒房屋内曾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违反合同约定。该判决强调诚信原则在二手房交易中的重要性,卖方需如实披露影响房屋价值的关键信息,买方亦应审慎核查。此案警示交易市场需加强信息披露规范,避免类似纠纷,同时提醒购房者在签约时明确相关条款以维护自身权益。

【国际热点】

【新加坡:通过反洗钱与其他事务(房地产代理和开发商)法案】

日前,新加坡国会三读通过反洗钱与其他事务(房地产代理和开发商)法案。从今年6月起,违例房地产业者和开发商将面对更严厉的处罚框架。其中,房地产经纪和销售人员的最高罚款,不再以违规案例来计算,而是按每项违规行为。无论在新加坡或境外,因涉及洗钱、恐怖主义融资或扩散融资非法活动而被定罪者,都将禁止在新加坡持有房地产代理执照,或注册为房地产业销售人员;同时禁止成为房屋开发商、开发商的主要股东,或在开发商公司担任要职。(来源:联合早报)

【国咨说】

新加坡通过新法案强化房地产领域反洗钱监管,对违规者实施更严厉处罚,罚款按次计算。涉及洗钱等犯罪者将被禁止从事房地产相关职业或担任开发商要职。该法案有助于遏制利用房地产进行非法资金流动,保护金融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体现新加坡打击洗钱活动的决心,对全球反洗钱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学者观点】

【时延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构建符合我国犯罪治理需要的复权制度创造条件】

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应参考但不能完全采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思路,同时应合理借鉴一些国家有关前科消灭、复权制度的有益经验。建立这一制度,应将轻微犯罪人的再社会化作为主轴,将平等权和劳动权的及时恢复作为制度设计的法理基础,以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的充分保护作为制度设计的着力点,区分轻微犯罪人的类型来规定应否免除前科报告义务,还应制定相应的程序性规定,并赋予轻微犯罪人一定的程序性权利。通过建立并实施这一制度,可以为构建符合我国犯罪治理需要的复权制度创造条件,进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刑事法治的优越性。(来源:《比较法研究》2025年第2期《轻微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定位与制度构建》)

【国咨说】

时延安教授提出构建我国复权制度,主张设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借鉴国外前科消灭制度经验,以再社会化为目标,注重平等权、劳动权恢复及隐私保护。通过区分犯罪类型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并设计相应程序赋予当事人权利,为复权制度奠定基础,体现刑事法治优越性,助力犯罪治理体系完善。

来源:危机公关专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