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开始纤维化,身体会出现这4种症状,若有一个马上就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04:31 1

摘要:脂肪肝,很多人不当回事。但当它悄悄走进“纤维化”阶段,身体已经在发出求救信号。不是突然垮掉,而是一点点“绷不住”。关键是,大多数人压根没意识到,自己肝脏的“战斗”早已升级。

脂肪肝,很多人不当回事。但当它悄悄走进“纤维化”阶段,身体已经在发出求救信号。不是突然垮掉,而是一点点“绷不住”。关键是,大多数人压根没意识到,自己肝脏的“战斗”早已升级。

医学上,脂肪肝发展到肝纤维化,是一场隐匿的内部战争。一旦进入这个阶段,肝细胞在一点点死亡,疤痕组织在一点点堆积。如果你身体开始出现这4种症状,哪怕只是一个,请,尽快就医。

别总想着“我不喝酒”“我人不胖”就安全了。现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中国超25%成年人中招。而其中,接近15%的人,正在向肝纤维化悄悄滑去。

第一个信号,是“吃不下饭”的疲惫感,不是累,是虚。

这不是你加班熬夜的疲劳,是一种说不上来的“空”。胃口变差,饭量变小,人却没瘦,反而肚子鼓鼓的。肝脏一旦出现纤维化,合成功能下降,身体能量代谢就出问题,你吃进去的东西,变成不了你该有的力气。

有患者告诉我:“医生,我现在吃一点点就撑,整个人没精神,像被抽走了电。”这不是心理问题,是肝细胞在大量坏死后,血清白蛋白下降、胆汁分泌减少的直接反应。

当你发现自己“没胃口+没力气+肚子胀”,别只想着换个饭馆或去调理脾胃,这往往是肝脏功能已经受损的早期提示。

第二个信号,是皮肤和眼白发黄,但你自己可能察觉不到。

很多人照镜子不细看,直到别人说“你是不是气色不好,脸怎么有点黄”,才开始留意。但肝病的“黄”,不是晒太阳晒的,是胆红素代谢异常造成的。

正常情况下,肝脏会把破坏掉的红细胞代谢产物——胆红素,处理掉。当肝细胞被纤维组织取代,代谢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血液里胆红素就会堆积,于是就“染黄”了皮肤和眼睛。

这种发黄,在医学上叫“黄疸”。有经验的医生一眼就能看出来,但你自己照镜子不一定能察觉,尤其在灯光下。

如果有人提醒你皮肤变黄,千万别当成“气色问题”。去查个肝功能+胆红素,比吃补药靠谱得多。

第三个症状,是“抓破皮”的痒,尤其是晚上一躺下,越挠越想挠。

皮肤痒,真的不是小事。肝纤维化后,胆汁排泄障碍,胆盐会反流入血液,这些“辣手的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就会让你皮肤奇痒无比。

有个40岁的厨师,来门诊时胳膊上满是抓痕,说:“晚上痒得睡不着,好像有虫在爬。”检查后发现,肝脏已经中度纤维化,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这种痒,不分季节,不是过敏也不是湿疹。如果你排除了皮肤病,还总是莫名其妙地痒,特别是夜晚加重,赶紧查肝。

皮肤,是肝脏的“情绪出口”。当它开始闹脾气,肝可能早已在“熬夜加班”。

第四个信号,是“腹部隐痛+右上腹隐胀”,位置很固定,像顶着块石头。

肝脏没有痛觉神经,但它的包膜有。当肝脏因为纤维化逐渐变硬、体积变大时,会牵拉到包膜,造成一种钝痛感。常见在右上腹,偶尔向肩背放射。

一个办公室女白领,年年体检说脂肪肝。她说:“最近右边肋骨下老有种闷闷的胀痛,不剧烈,但总在。”检查发现肝纤维化已经达到F2级,说明已经进入中期。

有些人一开始以为是胃病,吃胃药不管用;有些人以为是胆结石或胆囊炎,结果查出是肝的问题。很多肝纤维化患者,都是从这种“说不上来的不舒服”开始的。

医学上,肝纤维化分为F0到F4四个等级,F3以上就属于“重度纤维化”,再往前一步,就是肝硬化。

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肝细胞大面积丧失,肝功能无法恢复,风险是不可逆的。

你可能不知道,有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每年约有1.5%会进展为肝硬化,而其中的70%以上在进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现,是在查出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腹水这些晚期并发症时。

别等症状凑齐再重视。只要你有一个,就值得去做一次肝脏弹性扫描(Fibroscan)或肝脏磁共振弹性成像(MRE),这比单纯的B超更能判断纤维化程度。

很多人对“肝纤维化”没概念,觉得离自己很远。但临床上最难受的不是肝病本身,而是“看着它一点点变坏,却没法挽回”。

你可能觉得自己年轻、饮食也还行、没喝酒没熬夜,但现代医学已经确认:肝纤维化最大的幕后推手,是“代谢紊乱”。

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脂、高血糖,都会让肝脏长期处在“低度炎症+氧化应激”的状态。就像厨房油烟太大,墙壁慢慢变黑,最后脱落。

2023年《中国肝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BMI≥27的人群中,肝纤维化风险是正常BMI人群的3.8倍,而且即便体重正常,只要内脏脂肪高、腰围超标,风险也在上升。

那有没有办法逆转?有,但前提是——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早期肝纤维化是可以逆的。肝脏是全身最有“自愈力”的器官,只要还有“活细胞”,就有希望修复。但你要给它机会,而不是一直拖。

临床上,我们会建议进行干预性的体重管理(不等于节食)+系统控制血糖血脂+配合药物抗炎抗纤维化。部分患者在6-12个月内,肝脏弹性指标可以明显改善,纤维化程度下降。

但如果你等到脸黄、皮痒、饭吃不下,那时候就不是“可逆”不“可逆”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保住肝功能”的问题。

如果这篇文章你看到这里,提醒你一句:别因为“不疼”就觉得没事,肝脏的沉默,有时候最致命。

你不是非得等到一切都坏了,才开始重视。身体的求救信号,已经给你亮灯了,你只要愿意看。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邓宏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肝脏病杂志,2023,31(5):377-381.
[2]李雪,胡志斌.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抗纤维化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8):1786-1790.
[3]陈志军.肝脏硬度测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J].肝脏,2021,26(3):198-202.

来源:岳医生健康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