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灭亡,在开国初期就已经注定结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0 17:19 1

摘要:但朱元璋大概没有想到,到了晚明时期,他的继任者并不是每个都如他一般勤勉亲政,开国初期的治国措施和立下的“祖训”所隐藏的弊病,无情地将他创立的大明王朝推向灭亡。

明朝国祚276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开局一只碗”打下江山,通过一系列的强硬手段来进行清理和巩固皇权。

如:清理了功臣集团,废除延续了千年的丞相制度,自己勤勉亲政,后期又设立了内阁来辅助,还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对百官进行监察。

同时,将行省改为三司,加强了地方控制。改革军事制度,设立卫所制,制定严苛的律法。

一系列的措施手段实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在大明初期稳定了朝政和社会,威名远播海内外,也为后世树立了治国的“模板”。

但朱元璋大概没有想到,到了晚明时期,他的继任者并不是每个都如他一般勤勉亲政,开国初期的治国措施和立下的“祖训”所隐藏的弊病,无情地将他创立的大明王朝推向灭亡。

曾经强盛一时的大明王朝,为何内外受困而走到灭亡的境地?历史作家无心镜的这本《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聚焦于明朝最后60年的时间,从朝政困局、辽东败局、民变乱局这三方面,讲述和剖析明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局,以及最终走向灭亡的根源所在。

都说“明亡于万历”,有没有道理?那么来看看万历帝在位时做了什么?——哦,他什么都没做——这位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竟然因为跟大臣们的国本之争不如愿而怠政,也就是不上朝理事,时间近30年之久。真是匪夷所思。

当初天天勤奋理政的朱元璋要是知道他的子孙会这么任性不争气,也会气得从皇陵里爬出来吧。但也正因为他建立的高度集权而保护了万历这个懒到离谱的皇帝可以占着皇位,让大臣们都奈何不了他。

同时,贪财小气的万历帝还因为银钱的问题常常跟大臣们产生冲突矛盾,让大家想方设法在民间征收税银填充国库和万历帝的小金库,使得民怨载道。

当时军队的军饷常常遭到克扣,但又经常被辽东的女真政权侵扰,内有兵变,外有外敌,多处爆发战争,大臣和军队不得不四处灭火。

到了天启帝,情况没有好转,还冒出一个专权人物——宦官魏忠贤。东林党和以魏忠贤为代表的宦官之间的党争不断,严重破坏了大明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直到崇祯帝的出现,但经过早期的锐意改革后,还是改变不了大明灭亡的命运。

万历怠政又贪钱,天启纵容宦官和党争,崇祯刚愎自用有心无力,看着书中讲述的明朝最后60年里种种政治经济乱象,拳头都硬了。

明朝所面临的是一个有着因果但无解的困局,从开国初期就注定了结局,灭亡是大势所趋!

来源:元代的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