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干旱持续半年,至本月初方下雨,但中旬以后,雨势渐大,连绵不绝,各条河道都暴涨,沿河一带禾田几乎全被淹没。
闰六月十四日
干旱持续半年,至本月初方下雨,但中旬以后,雨势渐大,连绵不绝,各条河道都暴涨,沿河一带禾田几乎全被淹没。
到今天始放晴。
我在书院听太原来的人说,他们县受灾严重,报到官府的受灾村落已有八十余村。像西寨、城北等村,尤为严重,不止农作物全毁,房屋倒塌不计其数,伤亡情况目前无法统计。
知县大人正在安排赈灾,先解燃眉之急。
清末洪灾图片
又听他说阳曲县西北一带,汾水河大涨,高过河道数丈,幸好有几条河道分流,不然沿途村落必定一扫而空。
远望洪水,随波逐浪,尸体漂浮水面,让人看人毛孔悚然。
这真是水可以养人,但也害人不浅!
清末洪灾图片
闰六月二十一日
我家乡多数以造纸为生,占十之八九,做农活不过十之一二。
一般年份,都是米粮贵,草纸价低,造纸营生的往往苦不堪言。
这次大水过后,纸价大涨,家乡人皆大欢喜。
我问原因,说是大水冲垮了阳曲县上兰村一代,上兰村也是造纸基地,现在大水过后,产量全无。
能够提供纸张的就剩我们村了,灾后可望提高收入。
只是,上兰村,没有了农作物,也失去造纸的营生,他们嗷嗷待哺,谁可怜之?
我家乡欣喜之人,也许没有想到这点。
手工晒纸
手工晒纸
闰六月二十三日
我在书院读书时,同学说我节约过头了,讽刺我是不是怕肚子变大,才这样虐待自己?
我正告他们,我们在这里学习,是为了学业进步,而非求饮食之佳。你们说我过于节俭,而我每天吃的都有好面、豆面,还有肉菜等。
有没有想过,父母大人在家里有没有舍得吃这样好的?
山西崇修书院旧址
以上内容引用清末山西举人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
刘大鹏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著名乡绅和学者,为故乡做过重要贡献。
日记横跨五十余年,记录了当时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这是重要的学习资料。
来源:冬日里的一束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