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合肥市场监管局的一纸通报让沉寂半年的三只羊重回大众视野。
整改符合要求,具备恢复经营条件。
2025年3月,合肥市场监管局的一纸通报让沉寂半年的三只羊重回大众视野。
当时就有不少人猜测,这个曾创下年带货300亿的直播巨头会很快带着“疯狂”回归。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解封后的三只羊曾一度销声匿迹,显得异常小心谨慎。
直到9月15日晚,才以一种近乎“悄无声息”的方式回归:
没有预告,没有造势,三只羊旗下的嘴哥、乔妹、老K三位主播突然同时开启抖音直播;
统一的白色T恤代替了往日的潮流穿搭,沉稳的讲解压过了印象中的喧闹呐喊;即便如此,直播间在线人数照样冲上了10万+。
只是粉丝更关心的是:小杨哥去哪了?
三只羊旗下3大主播低调复播
三只羊的这次复播,处处透着不一样。
以往镜头前爱耍宝、用方言逗乐的嘴哥,当晚说起了普通话,介绍产品时反复强调“按需购买、理性消费”,手有些发抖的样子藏不住紧张;
●图源:抖音
相比之下乔妹倒是更加从容,瘦了一圈的她上镜更显清爽,只是没了往日的才艺表演,全程只专注讲解商品;
老K也收敛了往日的段子手风格,转向更注重产品价值的表达。
三位主播全程没有才艺展示、没有剧情表演,只有实实在在的商品介绍,关闭打赏功能,态度严肃且低调。
直播都只持续了约一小时,从9点到10点准时下播,带货的产品都是清一色的“小杨臻选”——
这个2025年4月就上线的自营APP,此刻成了三只羊复播的核心载体。
●图源:抖音
而数据里藏着市场的反应:嘴哥直播间在线人数很快突破10万,整场观看人次超247万,卖出1万-2.5万单,销售额落在25万到50万之间,其中一款牙刷秒速售罄;
乔妹直播间最高在线3万左右,点赞量超140万;老K也稳住了1万的基本盘,点赞量超60万。
这种成绩表明,即便三只羊沉寂许久,其粉丝黏性依旧强大。
比起数据,更让人在意的是三只羊的灵魂人物,小杨哥。
对此,小杨臻选客服回应到:“暂未接到大小杨哥复出的通知”。
而选择在国庆、中秋节前夕复播,显然不是随意为之。
●图源:抖音
传统节日消费需求旺盛,既能帮助三只羊快速测试市场反应,也能营造节日回归的象征意味。
对此网友态度不一:支持方在直播间刷屏“加油”“欢迎回归”,肯定其整改诚意;质疑方则嘲讽“美诚月饼周年庆”“割韭菜重演”等。
更值得注意的是,小杨哥的缺席不仅意味着谨慎,还释放出了某种信号:
三只羊或许是在有意“去中心化”;或许是想让团队主播先试水,等市场反应稳定,再决定何时让灵魂人物登场。
毕竟2024年“香港美诚月饼”的教训还历历在目,罚款、全网封杀这样的代价已经让他们不敢再冒进。
劣迹网红复出姿势大赏
“三只羊”复播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低调。没有往日的热闹与喧嚣,反而透出小心翼翼的谨慎。
这既是对外界质疑的回应,也是对未来合规化道路的一次试探。
近几年,曾被封禁的劣迹网红“花式复活”,几乎成了一种互联网循环。
最典型的就是小杨哥的大徒弟“红绿灯的黄”。
这个曾因披头散发、面目狰狞带货被中消协点名的主播,在国内发展受限后,转头扎进了TikTok东南亚市场。
●图源:小红书@每天学点经济学
她把国内的搞怪风格搬过去后,竟也成了香饽饽:
单月涨粉20万,单场打赏收入超过10万美元,还一度登顶越南直播榜榜首。
国内失势,海外爆红,这样的对比刺眼却也真实。
和“红绿灯的黄”一样出海捞金的,还有曾在抖音拥有1200万粉丝、又因低俗内容被永久封禁的主播——铁山靠。
今年他也在TikTok重新开播,凭山东方言特色和连麦PK的熟悉套路,6天自称赚到了20万美元。
●图源:TikTok
虽然真假难辨,但故事的传播效应足以说明问题:平台不同,游戏规则也不同。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比如全网曾有1800万粉丝的倪海杉,在转战TikTok后很快被平台“劝退”,理由是国内封禁、国外直播不像话。
除了出海,“线下突围”也是不少劣迹网红的选择之一。
曾靠“郭言郭语”火爆全网的郭老师,在被封杀后开起了奶茶店——“郭子的茶”;
一众粉丝心甘情愿排队五个小时,只为买一杯“情怀饮品”,甚至还带动了沧州文旅。
曾因虚假人设被封的“俄罗斯娜娜”,改名“那艺娜”后靠一首《爱如火》开起了演唱会,哪怕被吐槽假唱、跑调,却依旧场场爆满,还接到了好望水、淘宝的赞助。
这些案例凑在一起,勾勒出了当下的直播行业怪象:
只要还有粉丝基础,哪怕被贴上“劣迹”标签,换个赛道照样能赚得盆满钵满。
为什么劣迹网红能一再复出?
在很多人看来,网红翻车就是凉凉,从此再也不见。
可现实却是:他们屡屡复出,甚至换个赛道还能再次爆火。为什么?
首先,绕不开的是“平台规则差”,跨国监管存在的盲区给了他们“换战场”的机会。
国内封禁,并不代表海外同步;线上被禁,线下监管难度更大。就像“郭子的茶”,只要粉丝愿意买单,很少有人能直接干预。
更重要的是,流量生意的本质未变:只要有受众、有打赏、有成交,就总有MCN和资本愿意冒险助推。
●图源:微博@新浪科技
其次是大众态度分裂,遗忘速度极快。
互联网的愤怒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风波过去几个月,情绪冷却后,留下的往往只是段子和梗。
当某位网红重新出现时,很多人反而带着“看热闹”的心态再次聚拢到直播间。
更关键的是,粉丝的“情绪价值刚需”没变。
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他们不再只看重商品本身,更愿意为快乐买单。
互联网的记忆不仅短暂,而且情绪价值往往能压倒道德判断。
●图源:小红书@厂牌收藏家
在那艺娜的演唱会上,粉丝根本不在乎她唱功如何,只在乎快乐的氛围;郭老师的奶茶,喝的不是味道,而是对当年“郭言郭语”的回忆。
当然,官方坚决抵制劣迹网红复出的态度始终明确:
人民网曾发文批评:“改头换面再战江湖”是对公众的愚弄;
2025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在国务院发布会上再次点名“三只羊”“东北雨姐”等典型案例,强调“治理不停步、封禁不松懈”。平台若纵容默许,必将面临问责。
但现实也很无奈,平台之间的“边界感”恰好给了他们回旋的余地。
三只羊的未来悬念
三只羊的复播像是一场试水。统一服装、克制话术、自营供应链,这些举措似乎在告诉外界:我们想走合规化的路。
但消费者是否买账,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因此,他们的复出更具象征意义。
它既是一次企业自救的试探,也是整个行业治理成效的试金石。
从高调娱乐到低调卖货,从依赖第三方到发力自营,从超级IP到矩阵分流......三只羊的转型表明:
直播行业正在告别野蛮生长,步入合规深耕的时代。
在流量的裹挟下,复出或许容易;但要真正重建信任、赢回口碑,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办成。
三只羊能否真正重回巅峰,不取决于一场直播的流量,而在于能否持续以产品和服务重新赢得人心。
直播电商的未来,应该属于那些尊重消费者、敬畏规则、真正创造价值的人,而非仅靠流量翻滚的弄潮儿。
来源:品牌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