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将违法犯罪娱乐化?嘎子穿警服直播被抓,舆论却偏得离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01:08 1

摘要:当谢孟伟因穿警服直播带货被云南警方行政拘留7天的新闻冲上热搜,这条点赞408的热评瞬间戳破了互联网的荒诞底色——违法代价被消解成段子,法律尊严沦为笑料。而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新闻下面满屏的评论区,简直没法看。

谢孟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嘎子哥”,这次真的嘎了。

“不就是七天吗,家人们等我出来!”

当谢孟伟因穿警服直播带货被云南警方行政拘留7天的新闻冲上热搜,这条点赞408的热评瞬间戳破了互联网的荒诞底色——违法代价被消解成段子,法律尊严沦为笑料。而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新闻下面满屏的评论区,简直没法看。

“大半夜笑到我了,特别是我脑海里突然回想起我小时候看的小兵张嘎那憨憨的笑。”

“嘎子:我嘎了”

“带货的水太深,你潘叔劝你你不听”,各种玩梗段子满天飞,好像这不是一个演员违法被惩处,而是一场精彩的喜剧表演,违法行为,摇身一变竟成了段子素材。

网友笑得前仰后合,当事人反倒成了流量明星。你说荒不荒唐?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谢孟伟好歹也是中国戏曲学院科班出身,还参演过缉毒题材电影。所以他肯定是明知道警服代表的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如今却偏要把它穿进直播间吆喝九块九包邮。北京晚报一针见血: “将警服变为流量道具,亵渎的是公权力符号”

而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为人民警察专用,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影视剧组要用,也得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且只能在拍摄、演出时使用。所以这位嘎子哥,肯定是违法了的。

还记得潘长江、谢孟伟自己,前些年在直播间卖酒翻过车吗?当时被质疑卖“假酒”,舆论骂得热火朝天,结果呢?人没事,还因为热度更火了。热搜一挂,流量上涨,广告代言也没少,最后几乎成了“黑红也是红”的经典案例。换句话说,他们违法与否暂且不论,但至少从舆论场的反馈来看,成本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现象的危险之处就在于:公众在无形中把违法当成“乐子”。本该引发反思的公共事件,被打磨成一句句玩笑;本该付出代价的违规行为,被当成调侃的谈资。观众在笑声中失去了警觉,主播在热闹的互联网围观中就会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你看,我做这种事不但没事,还能涨粉,下次干点更猛的也不怕”。

这才是真正值得担心和警惕的,把违法犯错娱乐化,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

可问题是,舆论就是一种社会信号。就像小时候老师批评学生,台下同学哄堂大笑,最后被批评的人不觉得羞耻,反倒觉得自己成了“全场焦点”。这就是负激励——不仅没震慑作用,还会让当事人觉得“我挺受欢迎的”。一旦形成这种依赖,那以后的课堂,还有安宁的一天吗?

而且别忘了,这次不是普通的“戏服事件”,而是涉及警服。

警服在中国社会意味着什么?它代表的是执法、公信与秩序。穿着它去直播带货,无论是演员戏服还是仿制品,都会让观众产生联想:这是在拿国家权威开玩笑。而一旦这种符号被娱乐化,公众对法律和权力的敬畏感就会被一点点消耗掉。今天你在评论区哈哈大笑,明天有人可能真敢打着“穿制服”的幌子去骗钱。

谢孟伟卖假酒道歉后,立马上了热搜榜

监管部门依法处罚没问题,但如果观众依然把违法当段子,平台依然拿争议换流量,艺人依然觉得“七天很快就过去”,那下一次给我们带货的,恐怕就是初出监狱的新贵了。

---

来源:青青子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