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永浩一句“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让西贝餐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
罗永浩一句“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让西贝餐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坚决否认并使用法律威胁回应批评,甚至开放后厨试图自证清白。
结果直播镜头却清晰显示:厨师站在电磁炉前,手里翻弄的是真空包装的半成品食材,鸡翅保质期9个月,西兰花保质期长达12个月。
这场本想洗刷“预制菜”嫌疑的公关活动,最终成了西贝的“翻车现场”。
而与此同时,汪小菲的麻六记却抓住这波流量,凭借明火炒菜的实实在在的烟火气,意外成为了这场风波的最大赢家。
事情始于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上公开吐槽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
这条微博一下子点燃了公众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反应激烈,一口否认使用预制菜,并扬言要起诉罗永浩。
他强调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每道菜都有制作标准和工艺。
这种强硬回应不仅没有平息争议,反而火上浇油,引发了更多消费者对餐饮行业预制菜泛滥却不公开透明的集体抱怨。
为自证清白,西贝搞了一场后厨直播。没想到,这场直播成了实实在在的“翻车秀”。
镜头下的西贝后厨,没有传统中式厨房的明火灶台,只有一排排冷冰冰的电磁炉。
厨师们操作的不再是新鲜食材,而是一些封装在真空袋里的半成品食材。
网友们眼尖地发现,这些食材保质期短则9个月,长则达12个月甚至更久。
直播随手拿起一包“酸汤肥牛”料理包,生产日期竟然是半年前的。
正当西贝的预制菜争议愈演愈烈之际,汪小菲迅速抓住机会,开启了一场麻六记后厨直播。
与西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麻六记的后厨充满了实实在在的烟火气:清晨送来的新鲜蔬菜还沾着水珠,厨师们大火翻锅,明火灶台的火苗直冲半米高,炒出来的菜肴冒着腾腾热气。
汪小菲亲自出镜,向大家介绍麻六记的后厨,并透露每天都会从早市采购最新鲜的蔬菜,所有厨师都是做了十几年中餐的老手。
他特别调侃道:“我们不用电磁炉,用的是这个明火炒菜,这样炒出来才有香味。”
这波对比鲜明的操作,立即产生了显著效果。麻六记的“后厨烟火气”一下子冲上了热搜,话题阅读量短短两天内就突破了1亿。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看饿了”,“真想去吃顿现炒的”。麻六记的销售额也随之飙升,两天内销售额就冲到了250万。
线下门店也排起了长龙,有顾客拍视频发到网上说“这才是餐饮该有的样子”。西贝丢失的流量,确实被麻六记接得稳稳的。
这场风波的背后,其实是消费者对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强烈诉求。
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而是反感花了现炒的钱却吃上了料理包的体验落差。
调研显示,超过95%的消费者能接受的餐厅预制菜价格在50元以内。
而西贝多款预制菜品单价远超过这个标准,一份凉皮单人套餐31.5元,一份炒牛肉拌饭43元。
消费者普遍认为,餐厅应该明确告知菜品是否为预制菜。
即使接受预制菜,也希望能提前知晓,而不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支付高昂费用。
西贝风波宣告了一个本应人尽皆知的秘密:预制菜本身不是原罪,用预制菜卖高价才是问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后整体成本可下降8%。
但当消费者发现21元的馒头与便利店1.5元的产品并无本质差异时,价格信仰的崩塌就在所难免。
健康的预制菜定价体系应当包含三个要素:
一是明确标注,让消费者知情选择。
二是价值匹配,预制菜价格应体现成本优势。
三是分级定价,区分现制与预制菜品的价格梯度。
这场风波也让汪小菲实现了个人形象的转变。
三年前,他还是个被人嘲笑的“落魄少爷”,整天因为离婚风波上娱乐版块。
现在他靠着“麻六记”成功翻身,从娱乐版转战财经版和餐饮版,成了一个注重事业发展的餐饮老板。
网友们评价道:“汪小菲这次靠餐饮站稳了脚,完全不需要再借助前妻的热度来刷流量。”
“汪小菲靠实力说话,凭借真材实料去打破偏见,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麻六记店外排起长队,明火炒菜的锅气飘香大街小巷。
而西贝门店冷清了许多,贾国龙透露“日营业额掉百万”。
那位在直播间里调侃“不用电磁炉”的汪小菲,或许正在暗自感谢西贝送上的这份意外大礼。#头条深一度#
1.微博平台:《罗永浩个人微博》
2.每日经济新闻:《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回应“预制菜”争议:我不是一个怂人》
3.红星新闻:《西贝后厨直播被指“翻车”,消费者为何反感预制菜?》
4.中国新闻周刊:《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贾国龙急眼了?》
5.北京商报:《西贝“预制菜”风波持续发酵,餐饮业透明度受质疑》
(老A)
来源:非遗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