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日报》1950年09月27日【新华社二十六日讯】1950年09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大会,聚集了陆、海、空军和民兵战斗英雄及工作模范正式代表350名,其中战斗英雄258人,工作模范44人,模范单位代表5人,民兵代表43人。起义部队代表
1950年09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大会
题记:
《人民日报》1950年09月27日【新华社二十六日讯】1950年09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大会,聚集了陆、海、空军和民兵战斗英雄及工作模范正式代表350名,其中战斗英雄258人,工作模范44人,模范单位代表5人,民兵代表43人。起义部队代表64人列席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参加了大会,并接见、宴请了所有代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西北军区暨第一野战军代表54名:其中战斗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计48名,民兵英雄6名。
战斗英雄:刘四虎、王福、周黑子、朱庆涛、王曲喜、李珍、张福祥、拉多诺夫(维吾尔族)、胡青山、王耀群、魏书庆、陈全魁、宋双来、张学智、张喜顺、张春槐、马宜生、张保英、丁兴发、田占德、杜立海、杨文赞、郭仰森、陈才德、李占明、吕顺保、李俊仁、马万新、许学顺、周世森、彭彦雪、宋忠福、黄树英、白炳武、刘吉尧、马全忠、李二小、边子正、阎三毛眼、范 来保。侦察英雄:苟福荣。爆炸英雄:张八。
模范工作者:杜根照、张鸿义、范绍通、黄德方(女)、王鸿禧、于 希贤。
1950年09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纪念章
全国模范工作者王鸿禧
王鸿禧
王鸿禧(1923—1988),河北省正定县人。1940年,带着缴获的枪支参加八路军。194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正定县县大队侦察班班长。战斗在敌人的鼻子底下,除搞侦察外,还割电线、破交通、除汉奸、端炮楼,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反攻作战。他是一个善于带兵的模范工作者;在政治工作上,他有卓越成绩,曾荣立大功1次、二等功2次、小功1次;荣获“模范工作者”“全国模范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1923年,王鸿禧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县农村贫寒之家。在抗日战争期间,参加革命。1947年11月,在攻打石家庄的战役中,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二十九团六连担负市内侦察任务。当时,王鸿禧任连政治指导员。他4次率排以上干部和骨干抵进敌前沿,用各种手段进行侦察,对敌人暗堡及火力点位置进行编号,并选定了攻击出发阵地。
11月10日战斗打响,敌人的火力狠猛,攻击严重受挫,他纵身跃入沟内,用集束手榴弹将敌暗堡炸毁,掩护全连迅速攻占沟内沿阵地。从10日下午4点到11日凌晨1点,从突破到坚守,整整拼杀了9个小时,连续炸毁敌人数10个碉堡,巩固并扩大了突破口,为大部队解放石家庄铺平了道路。连队因而荣获纵队授予的“英勇顽强杀敌立功突击队第六连”锦旗一面,全连集体立大功。王鸿禧还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和表扬。
1949年6月,华北野战军19兵团奉命西进协同西北野战军解放大西北。由于远离家乡,环境艰险,有些连队出现了个别战士开小差的现象。但王鸿禧任教导员的一营全体指战员,士气高昂,积极请战,没有一个逃跑或掉队,成为西进大军中的一面旗帜,荣获纵队授予的“团结堡垒”锦旗。
1949年7月10日,扶眉战役时,王鸿禧任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四军十一师教导队副政治委员,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爱兵胜似亲兄弟,是全军有名的带兵模范。部队从礼泉到乾县;再从临平镇出发,向岐山罗局镇行军时,他帮助体弱的战士扛枪、背背包;宿营后,他跑前跑后给战士铺稻草、挑脚泡;晚上,战士们都已酣然入睡,而他却悄悄地给战士们盖被子,烤湿鞋,缝衣服……。
作为指导员,他不仅在生活上对战士们关怀备至,而且更注重从思想上关心战士们的成长,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教育他们为解放普天下的阶级兄弟而战斗。尤其是对待“解放”战士,他从不歧视,而是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处处感受到人民军队的温暖,懂得了自己是在为谁打仗,使大家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在战斗中,奋勇杀敌,消灭敌人,完成战斗任务。在他任指导员期间,有53名解放战士成为功臣、模范或战斗骨干。解放战争时期,该连队先后获得纵队、旅、团授予的“铁的连队”“团结巩固铁的连队”“团结巩固遵纪大功连”等多面锦旗。
1949年9月12日,解放甘肃省同心县城后,王鸿禧带一排人组成工作队,暂留同心县建立民主政权,开展地方工作,他任同心县人民政府县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率领工作队组织、武装群众,建立人民政权,清剿土匪,维护社会治安,受到当地回、汉族群众的拥戴。
1950年9月,王鸿禧参加了西北军区英模代表会,并作为西北军区的代表赴京参加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军模范工作者”称号。
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荣立二等功、三等功,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和志愿军总部颁发的军功章。回国后,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曾先后担任师后勤部政委、团政委、师副政委等职,1978年10月离休。1988年病逝,终年65岁。
摘自《扶眉战役》第四卷
作者简介:
作者侯省彦2024年9月27日在2024年第三季度《陕西好人》发布仪式上的留影
侯省彦,陕西省眉县人。凤翔师范九一级学生,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陕西省“最美五老” “陕西好人” “2024年岗位学雷锋标兵”,宝鸡市“百姓学习之星”,宝鸡市优秀讲师、宝鸡市中共党史专家库专家,“宝鸡好人”,曾荣获宝鸡市关工委“功勋奖”和中共宝鸡市委精神文明办、宝鸡市关工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奖状以及奖章。其事迹《陕西日报》《陕西关心下一代》杂志,《各界导报》《宝鸡日报》连续报道,中央以及省市县广播电视台连续播放,并载入《宝鸡市关工委志》《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志》《凤师校友名人100》文集。
来源:扶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