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4 月 10 日,零跑汽车突然宣布高速智能领航功能(NAP)全面免费开放,不仅新用户可直接使用,此前付费的车主还能陆续收到退款。这一举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汽车行业激起千层浪。当特斯拉 FSD 仍以 6.4 万元高价销售,蔚来、问界等品牌还
2025 年 4 月 10 日,零跑汽车突然宣布高速智能领航功能(NAP)全面免费开放,不仅新用户可直接使用,此前付费的车主还能陆续收到退款。这一举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汽车行业激起千层浪。当特斯拉 FSD 仍以 6.4 万元高价销售,蔚来、问界等品牌还在为 1.5 万 - 2.8 万元的智驾包费尽心机时,零跑用 "免费" 二字撕开了行业遮羞布,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智驾系统到底应不应该收费呢?
智驾收费与免费的“博弈”
实际上,随着零跑宣布免费开放智驾系统后,车企正陷入 "高端收费" 与 "平民免费" 的两极分化。其中,特斯拉 FSD 入华后定价 6.4 万元,相当于一辆经济型电动车的价格;蔚来推出 1.5 万元高快智驾包和 2.8 万元高阶智驾全享包,问界 M5 的 HUAWEI ADS 2.0 买断价 1.6 万元,订阅费 720 元 / 月。这些品牌试图通过付费模式塑造高端形象,将智驾包装成 "科技奢侈品"。
但亲民品牌却在反其道而行之。比亚迪将 "天神之眼 C" 智驾系统下放到 7 万元级海鸥车型,实现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零跑 B10 更以 12.98 万元搭载激光雷达,支持城区 NOA 功能,硬件成本较竞品低 25% 以上。这些品牌用 "免费智驾" 作为市场竞争的利器,将智驾从 "加分项" 变成 "必选项"。
这种分化的背后是截然不同的生存逻辑。高端品牌需要通过智驾收费维持品牌溢价,例如华为 ADS 2.0 的 3.6 万元买断价,既回收研发成本,又强化 "技术领先" 的市场认知。而走量车企则将智驾视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将激光雷达成本压缩至千元级,零跑凭借全域自研将高阶智驾打入 12 万级市场,用免费策略换取销量增长。
实际上,从车企的角度出发,在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白热化的当下,智驾收费正陷入 "想收不敢收" 的尴尬境地。消费者对智驾的接受度虽在提升,但付费意愿却持续走低。《2024 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44.4% 的用户最多愿为智驾支付 2 万元,37.8% 的用户明确表示 "不需要选装"。这种心态直接反映在市场表现上:特斯拉 FSD 开通率不足 20%,蔚来 NOP + 订阅用户占比不到 15%。
因此,车企不得不调整策略。华为将 ADS 高阶功能包从 3.6 万元降至 3 万元,极氪推出 5 年免费使用权,领克甚至给出 "终身免费" 的促销政策。这些举措本质上是在价格战压力下的妥协,用短期让利换取市场份额。正如一位行业分析师所言:"智驾收费已从盈利手段变成促销工具。"
更严峻的是,比亚迪、零跑等品牌的免费策略正在重塑消费者认知。当 7 万元的海鸥都能实现高速领航,30 万元以上车型的智驾包自然失去吸引力。这种 "智驾平权" 趋势倒逼高端品牌陷入两难:继续收费可能流失客户,免费又会损害品牌价值。余承东在朋友圈的抱怨 ——"混淆高阶智驾概念"—— 正是这种焦虑的真实写照。
免费模式的可持续性
免费智驾看似美好,实则暗藏风险。首先是成本压力。智驾系统研发需要巨额投入,特斯拉每年在 FSD 上的研发费用超过 30 亿美元,而比亚迪、零跑等品牌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自研降低成本,但长期免费仍可能影响盈利。零跑 2024 年财报显示,其单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45%,免费策略对利润的侵蚀已初现端倪。
其次是技术迭代的挑战。智驾系统需要持续 OTA 升级,免费模式下车企如何平衡用户需求与研发投入?比亚迪通过 "硬件预埋 + 软件订阅" 的方式,在海鸥等车型上预留升级空间,未来可能推出付费高阶功能。这种 "先免费后收费" 的策略,既抢占市场又为后续盈利铺路。
不过,消费者对 "变相收费" 的抵触情绪不容忽视。当车企以免费吸引用户,却在后续升级中设置付费门槛,可能引发信任危机。理想汽车曾因 "免费智驾缩水" 遭遇用户投诉,这为行业敲响了警钟。
写在最后:智驾收费的博弈本质上是汽车行业从 "硬件盈利" 向 "软件服务" 转型的缩影。高端品牌将继续通过收费模式构建技术壁垒,例如华为计划推出 L3 级智驾订阅服务,用 "断代式领先" 维持溢价;而走量车企则会强化免费策略,将智驾作为提升销量的核心卖点。
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推进的智能网联汽车试点,要求车企承担更多安全责任,这可能促使免费模式成为主流。毕竟,当智驾系统出现事故时,免费提供服务的车企更容易获得用户谅解。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博弈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无论是高端品牌的技术突破,还是亲民品牌的普惠策略,最终都将推动智驾技术的普及和体验提升。正如零跑创始人朱江明所言:"智驾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是全民共享的科技红利。"
诚然,零跑的 "免费" 宣言,揭开了智驾收费模式的遮羞布。在价格战的裹挟下,车企在收费与免费之间艰难平衡,高端品牌用收费重塑价值,走量车企用免费换取市场。这场博弈没有绝对的赢家,但消费者却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完善,智驾可能像车载导航一样成为标配,而收费模式也将从 "一次性买断" 转向 "按需订阅"。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正在书写新的商业规则。
来源:电动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