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从11日举行的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上了解到,尽管山东春夏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进入低流行期,但多种病原体仍处于活跃状态,学校、养老院等场所存在聚集性疫情风险。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主任医师丁淑军强调,公众切勿放松警惕,需针对湿热环境、人员流动频繁
记者从11日举行的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上了解到,尽管山东春夏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进入低流行期,但多种病原体仍处于活跃状态,学校、养老院等场所存在聚集性疫情风险。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主任医师丁淑军强调,公众切勿放松警惕,需针对湿热环境、人员流动频繁、空调使用增加等季节特点,落实个人卫生、通风消毒、重点场所防控等科学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丁淑军指出,虽然春夏季气温升高,但依然存在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主要是因为一些呼吸道病原体一年四季均有流行,春夏季呼吸道病原体仍呈现共同流行和交替流行态势,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可能在学校、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单位引发聚集性疫情。因此,即使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仍需保持警惕,采取科学防控措施。
他表示,春夏季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病原体仍较活跃,鼻病毒和呼吸道病毒在湿热环境下传播风险增加;二是人员流动频繁,旅游、聚会等活动可能加速病原体的扩散;三是空调等降温设备的广泛使用,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足,增加密闭环境中的传播风险。此外,春夏季气温波动较大,人体免疫力可能因适应不良而下降,使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弱,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针对上述风险,专家提出具体防控建议:
一是强化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时,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建议佩戴口罩。
二是加强室内环境管理: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定期清洁空调过滤网,防止病原体滋生。
三是落实重点场所防控:学校、托幼机构应严格执行晨午检和缺勤追踪,发现症状学生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养老院、医疗机构需每日消毒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至少两次。
四是关注健康状况与生活方式: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班上学;保持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低流行期不等于无风险,科学防护是阻断传播的关键。”丁淑军提醒,公众需克服“季节放松”心态,将个人防护、环境清洁与公共卫生措施相结合,尤其关注重点人群和场所的防控,共同筑牢呼吸道传染病防线。
记者:苏珊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