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警服者,非寻常衣裳也。它是秩序的象征,是民众安全感的依托,是无数人用汗水乃至鲜血铸就的尊严。街头巷尾,身着警服的身影穿梭,那是守护万家灯火的屏障;危难时刻,警服出现,那是绝望中的希望。这般庄重之物,竟被拿来套在身上,对着镜头喊 “家人们冲”,将神圣消解为商品的
警服者,非寻常衣裳也。它是秩序的象征,是民众安全感的依托,是无数人用汗水乃至鲜血铸就的尊严。街头巷尾,身着警服的身影穿梭,那是守护万家灯火的屏障;危难时刻,警服出现,那是绝望中的希望。这般庄重之物,竟被拿来套在身上,对着镜头喊 “家人们冲”,将神圣消解为商品的包装,何其荒谬!
或曰:“不过是场直播,何必较真?” 此语谬矣。世间万物,皆有其界,若连警服的尊严都可践踏,那明日,是不是军装亦可拿来扮酷,医生白大褂亦可用来吆喝?底线一旦破了口子,便如洪水决堤,再难收拾。“嘎子” 们眼中,大抵只有直播间的流量、后台的订单,哪管什么公序良俗、社会敬畏。他们把观众的信任当韭菜,把公共的尊严当垫脚石,以为穿上这身衣服,就能多赚几个子儿,却不知,这般行径,早已将自己的体面丢得一干二净。
更可忧者,是这般乱象背后的土壤。当流量成为唯一的标尺,当 “博出位” 成为捷径,多少人迷失其中?有人扮丑博眼球,有人编造故事卖惨,如今又有人借制服搞噱头。他们深谙 “越离谱越有人看” 的 “真理”,却将社会的审美、道德的底线抛诸脑后。新华网的批评,非为苛责一人,实为敲醒一众 —— 若任由此类乱象蔓延,我们的公共空间,将沦为何等粗鄙、混乱之地?
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 “带货者”,何尝不是另一种 “麻木”?他们麻木于尊严的价值,麻木于社会的责任,眼里只有 “利” 字当头。而那些为了便宜争相购买的 “家人们”,在廉价的商品面前,将对警服的敬畏抛诸脑后,成为乱象的推波助澜者。
来源:独吹边曲向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