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活不下去”?人民日报犀利回应:问题在你自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00:08 1

摘要:你有没有逛街这样一个体验:人气商场里好几个空铺子,原来常有人排队的品牌店变得冷清,大家都拿手机比价,外卖、快递包裹送到家也能“全部搞定”。

你有没有逛街这样一个体验:人气商场里好几个空铺子,原来常有人排队的品牌店变得冷清,大家都拿手机比价,外卖、快递包裹送到家也能“全部搞定”。

前几年还能靠“店面+人流”活的零售店,现在似乎连“不死”都开始变得奢侈。

人民日报点出了症结:实体店没问题,问题是很多老板的经营模式已经卡在 20 年前。

是时候问一句:为什么动都不会动的脑子,正在摧毁实体店最后的温度?

01

先看现实:2024 年实体零售关店潮汹涌。从国家统计局的数字看,1–11 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 44.27 万亿元,同比增长仅 3.5%。

其中,线下实体零售虽然贡献仍大,但增长缓慢,远低于电商的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有超过 1.2 万家实体店宣布关闭,涵盖商超、百货、餐饮、服饰等多个行业。像沃尔玛、大润发、永辉这些大品牌门店都在调整、关店;餐饮服饰行业关闭的更多。

这不是突然掉落的梯子,而是长期积累的问题爆发。脚下的地皮、租金、人力成本、线上渠道挤压、消费者习惯的变迁,这些因素像潮水一样,把不愿意更改经营方式的实体店淹没了。

02

“20年不变的经营脑”具体是什么样?简单说,就是实体店老板一直在重复同样的模式:选好地段、铺好货、开大门、等客人进门。

一切都假设顾客会自然来,也假设消费者购物习惯不会变。但现实变了。

今天顾客习惯了线上比价、线上评论、线上配送;习惯了“先在网上看款式,再到店里试穿,拍照取货”;习惯了用外卖、直播带货来完成购物体验。

而实体店中的改变却少。灯光、货架、陈列、促销、服务流程,这些常常是沿用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标准;小程序、电商渠道、用户互动、品牌社交这些“新玩法”要么没做,要么做不好。

很多老板说:“我们有固定客户群,线上不是我们走的路线”。

但固定客户在“新消费者”“年轻群体”和“线上便利”面前,越来越显得可支撑性不足。

人民日报就说:“死的不是实体店,是20年没更新的思维方式。”

03

再说成本与利润压力。这两年租金涨、人力成本涨、水电物业的开支涨都是真实存在的。

你开店铺的投入一旦高了,利润空间就被压缩得很厉害;而电商,成本结构不一样,不用门店租金、客流装修、人力高峰时段薪资等这些包袱。

实体店的很多支出项对线上成长起来的“无实体店”竞争者来说,是负担,是障碍。

而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选择多了。

外卖、快递、生鲜到家、社区团购、直播带货——这些方式省时间、省交通费、省体验成本。

实体店要提供的价值,必须明显优于线上才能留住人:环境体验、服务感、即时性、品质感,否则就被比价打败了。

那实体店如果要不被“淘汰”,要怎么做?

变思路是第一步,不能再只靠地段好、装修豪、大货柜就能吸引人。

国家统计局:《2024 年 1-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亿邦动力网:《2024 年 1-11 月全国社会零售数据出炉,网上零售额增长 7.4%》新浪财经:《2024 年超 1.2 万家实体店关闭,零售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搜狐网:《死的不是实体店,而是 20 年不变的经营脑》搜狐网:《消费习惯剧变,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愿逛商场了?》

来源:文踪旅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