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区:以“理论联学”之钥,开基层宣讲新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16:38 1

摘要:基层理论宣讲是连接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路径。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面临诸多困境。宣讲内容无特色,与受众不互动不交流,群众听不懂、听不进、记不住等等。

基层理论宣讲是连接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路径。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面临诸多困境。宣讲内容无特色,与受众不互动不交流,群众听不懂、听不进、记不住等等。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该怎么解决?

4月9日,区委宣传部联合区委党校举办“基层理论宣讲大联盟”2025年度理论联学共建活动,特别邀请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刘宁,为江汉区基层宣讲团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答疑解惑之旅。

活动当日,刘宁教授以《从梁家河知青岁月感悟习近平的初心和使命》为题讲授专题党课,带领大家回顾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的成长历程,深刻领悟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这场生动的主题党课,打开了现场基层宣讲团队的眼界,“原来主题宣讲可以这么有吸引力。2个小时的授课,依旧让人意犹未尽。”

在互动交流环节,各基层宣讲团队代表迫不及待地向刘宁教授请教日常宣讲时碰到的难题。

民族街道宣讲团队提出基层宣讲队伍面临流动性大、专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宣讲人才培育机制,提升宣讲队伍的稳定性、专业化与活力?

宣讲队伍是基层理论宣讲的核心力量。刘宁教授强调,构建可持续的宣讲人才培育机制极为关键。制定长期且系统的培训规划,能让宣讲员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提升宣讲员的荣誉感与社会认同感,则能增强团队的稳定性。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稳定的宣讲队伍,才能为基层理论宣讲筑牢根基。

前进街道宣讲团队提问如何更好聚焦人群特点(老年人、新就业群体等)进行基层理论宣讲,增强宣讲质效?

面对受众对宣讲员阅历的质疑,巧妙运用权威元素是破局之法。刘宁教授介绍,她刚开始讲述《从梁家河知青岁月感悟习近平的初心和使命》这一主题时,也曾经听到不少质疑声:

“这么年轻的老师都没有经历过知青那个年代,怎么讲知青岁月啊?”

“刘老师在陕北生活过吗,能讲好吗?”

……

刘宁教授建议,借用“权威的人”“权威政策”“权威数据”,结合身边实际案例,即便没有亲身经历,也能让宣讲内容更具可信度。虽然她未经历知青岁月、未在陕北生活,但通过不断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用心用情设计课程,最终打动听众,便是这一方法的有力印证。

民意街道和常青街道的宣讲团队则疑惑,如何把晦涩难懂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化成群众能理解的语言,打破理论传播的话语隔阂。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精准聚焦才能让宣讲入脑入心。针对老年人较多的区域,宣讲员要摒弃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平实亲切的语言,像拉家常一样传递理论。内容选取要紧密围绕居民生活,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实际场景相结合,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理论与自身利益的关联。

花楼水塔街道宣讲团队表示理论宣讲常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该如何挖掘街区红色资源、非遗文化等“小切口”,构建“理论+文化”融合宣讲模式?

江汉区有着独特的商业文化历史,在讲解“高质量发展”这一表述时,可联系江汉区传统商业街的升级改造,向居民讲述曾经老旧的商业街如何通过引入新的商业模式、提升服务品质,实现了从传统购物街区向集购物、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商业中心的转变,以此来阐释高质量发展在本地的生动实践。

区委党校“90讲师团”的困惑则是备课过程中,收集大量资料素材后,不知如何取舍,授课时就会出现素材堆砌,重点不突出的现象。想了解专题备课素材选取的标准和原则。

刘宁教授建议,在宣讲专题备课前,应搭建授课框架,并细化到二、三级标题,在素材选取时应严格匹配子标题内核,才能紧扣课程主题。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听众反馈。对于干部群众爱听且感兴趣的事例、故事,可予以保留并精心雕琢;对于吸引力不足的内容,则可以酌情删除 。

“理论思想是‘骨’,细节案例是‘肉’,鲜活的理论宣讲,不仅能让受众感动一阵子,更能记住一辈子。”

现场交流氛围热烈,不少宣讲员表示,通过与教授的面对面交流,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对今后的宣讲工作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汉兴街道“兴青年”宣讲团的负责人舒军说道,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从完善表扬激励机制,创新宣讲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调动青年宣讲员、居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基层理论宣讲更加鲜活、更有感染力。

此次理论联学共建活动,是江汉区加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重要举措。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意义重大,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我们要吸收借鉴本次座谈交流分享的经验,不断优化宣讲队伍、创新形式内容,通过‘特色内容吸引人、双向互动留住人、百姓语言感染人’,有效破解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难题,真正实现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润泽民心。”

来源:两江交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