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在2025年9月17日莫迪75岁生日当天主动致电祝贺,这可把印度网民和莫迪高兴坏了,要我说还是不要高兴得太早,百分之五十的重税还在呢?不知道你们在高兴什么?
特朗普在2025年9月17日莫迪75岁生日当天主动致电祝贺,这可把印度网民和莫迪高兴坏了,要我说还是不要高兴得太早,百分之五十的重税还在呢?不知道你们在高兴什么?
特朗普这一外交动作背后蕴含着多重战略意图,既反映了美印关系的现实需求,也揭示了两国在复杂国际格局中的博弈与协作。
此前美国对印度加征50%关税的政策引发印方强烈不满,莫迪政府甚至转向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反制。特朗普选择在美印贸易谈判重启次日(9月16日谈判,17日致电)送上生日祝福,显然是为了营造友好氛围,缓解双方因关税问题产生的紧张关系 。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既展示美国的施压能力,也释放谈判诚意,为后续贸易协定的达成铺路。印度近期在俄乌冲突中拒绝选边站队,并积极参与上合峰会改善对华关系,引发美国担忧 。特朗普在电话中特意感谢莫迪“对结束俄乌冲突的支持” ,实质是要求印度在国际事务中更明确地靠拢美国阵营。此举试图抵消印度与中俄走近的影响,巩固美印在“印太战略”中的协作基础。
特朗普一贯擅长通过个人互动塑造政治影响力。他在一周内两次与莫迪通话,并称对方为“永远的朋友”,而莫迪则回应美印是“天然合作伙伴”,这种频繁的“私人化”互动旨在强化两国领导人的互信,为具体合作(如军售、能源)创造非正式沟通渠道。例如,双方可能在电话中就印度购买美国F-35战斗机等议题达成默契 。
美印贸易谈判的核心矛盾在于印度对美国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限制。特朗普在电话中强调“提升全面伙伴关系”,实质是要求印度在乳制品、玉米等领域让步 。而莫迪在回应中提及“全力致力于合作”,则暗示印度可能在关键矿产、数字贸易等领域寻求美国支持。这种“议题捆绑”策略,将生日祝福转化为谈判筹码。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政策迫使印度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印度42%石油进口来自俄罗斯),并加强与美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上的合作 。特朗普的电话可能为此类合作埋下伏笔,例如联合开发稀土资源或建立半导体产业链联盟,以对冲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优势。
印度近期与中国在边境问题上的缓和姿态,以及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深化,让美国感到不安。特朗普的电话既是对印度“战略自主”的敲打,也是对中俄的威慑——通过展示美印团结,向中俄传递“印度仍在西方阵营边缘”的信号。这种策略与美国在中东、欧洲的盟友协调形成呼应,试图构建对华包围圈。
总之,此次电话虽为美印关系注入短期动力,但两国结构性矛盾(贸易分歧、战略自主性冲突)并未根本解决。对美国而言,印度既是制衡中国的关键棋子,也是贸易谈判中的棘手对手;对印度而言,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仍是其核心策略。未来,美印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三个变量:贸易协定的实质进展、印度在QUAD中的行动力度,以及特朗普政府对印裔选民的策略调整。这通生日电话,或许只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来源:瞎哔哔没事就爱瞎哔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