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 Pro 系列更重、更高、更宽、更厚,17 Pro Max 的分量感明显上升。携带与单手使用体验会受影响,躺床上玩手机“砸脸”的感觉更强(开玩笑的严肃提醒:贴膜、套壳更靠谱)。
今年 Pro 系列的边框材质从过去的“钛合金”大幅回落为铝合金(铝合金导热更好、加工也方便)。手感上更圆润、更“润”,握持更舒服。
今年 Pro 系列更重、更高、更宽、更厚,17 Pro Max 的分量感明显上升。携带与单手使用体验会受影响,躺床上玩手机“砸脸”的感觉更强(开玩笑的严肃提醒:贴膜、套壳更靠谱)。
充电速度从老的 27W 上升到 40W(祖传里算突破),但要跑满需用支持 PD3.2 SPRA/ABS 协议的充电头(目前苹果官方的 329 元充电器能跑满,第三方选择稀少)。我实测:17 Pro Max 用常规 PD 接头 20 分钟从 20% 充到 ~66–67%;16 Pro Max 同时间只能到 ~52%。结论:17 系充电明显更快,但要充分利用需合适充头。MagSafe 无线充电国行仍是 15W 无提升,但我测到无线最高可跑到约 28W(理论上无线速度有提升空间,但实际体验受限)。新的 VC 均热版(内部有少量液体的气化/液化循环)配合铝合金边框,散热更均匀,长时间拍 4K/60 会更稳,温控更好。热成像实测显示温度分布更平滑,长录制时帧率稳定性与持续性能提升明显。主传感器变为 4800 万像素,传感器面积更大(约提升 56%),带来更高的数字放大保真度。长焦策略变化:今年的变焦逻辑不是简单的“多倍光学”宣传,而是通过更大的传感器裁切得到更高倍数的“光学素质”结果。这对演唱会、远距拍摄实际有用;但在某个焦段(比如 3x)可能不如早年的物理三倍镜头表现。实测:与 16 系相比,17 Pro 的长焦视频在暗光下噪点更少、画质更好;但对焦稳定性上我发现四倍镜头偶有跟丢或对不上焦的问题,可能是硬件或算法需打磨,两个样机都有类似问题,说明不是个例。

前置采用方形较大传感器(约 1800 万像素方形),解决竖拍构图与视角问题:竖屏拍横屏或多人合影时构图更自然,回放更舒服,自拍时眼神更居中。视频方面:前置拍 4K60 的画质提升非常明显,竖着拿拍横屏素材稳定性好,VLOG 和自媒体拍摄体验跃升。Progress Roll / Open Gate(4.2K 60fps 全开片门):这是专业级别的编码/录制能力,能保留极大后期空间。经过实拍,我认为这是今年最革命性的变化之一——许多专业机才有的规格,现在手机也能拍到可观的后期调色空间。Apple Log2 与更广的色域、和 Major 后期软件(达芬奇)对接的支持,说明苹果把 Pro 系当成专业工具来打磨。限制:Progress Roll 录制需要外接硬盘、不能裸机录制、拍摄时防抖会受限,需要专业流程(也意味着学习成本和外接配件需求)。额外专业功能:时间码、J/O 同步、Glock(真锁定,同步帧率)等,能让 iPhone 加入专业多机位拍摄和大型影视流程。双色同录(前后同录)这功能很实用在真实性记录场合,但苹果现在把画面直接合并锁定,没有给出独立保存两路视频,后期灵活度受限——我觉得苹果应该保留两路独立文件更合理。珠光模式(滤镜)对黄皮肤友好,是针对国内市场优化的细节,我个人觉得自然且好用。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如果可以的话帮忙点个赞,转发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们。如果期待后续更多相关数码内容的更新,也欢迎关注我们。这里是思赞,分享数码前沿信息,偶尔写写测评,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小向说科技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