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咨询的这位结友带来了一张术后病理报告,其中表述“原位腺癌,肿块直径约1cm,部分浸润性肺腺癌(泡型),没润大径约0.6em,未见神经及脉管侵犯,未见气道内播散,脏层膜未见癌侵犯,吻合钉切缘净”。这种情况下我建议结友与主治医师再进行沟通,具体确认结节的情况和
今天咨询的这位结友带来了一张术后病理报告,其中表述“原位腺癌,肿块直径约1cm,部分浸润性肺腺癌(泡型),没润大径约0.6em,未见神经及脉管侵犯,未见气道内播散,脏层膜未见癌侵犯,吻合钉切缘净”。这种情况下我建议结友与主治医师再进行沟通,具体确认结节的情况和后期是否需要辅助治疗,目前基本信息未见高危因素。
其实在临床上对于肺癌治愈有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肺癌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转移、远端转移来进行划分,直接“决定”了是否需要后期辅助治疗及复发可能性。Ⅰ期分为ⅠA期和ⅠB期(可能侵犯主支气管,但未累及隆突),ⅠA期根据肿瘤尺寸又分为ⅠA1、ⅠA2和ⅠA3,ⅠA1期的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1厘米,ⅠA2期的肿瘤直径在1厘米到2厘米之间,ⅠA3期的肿瘤直径在2厘米到3厘米之间,ⅠB期则是3厘米到4厘米之间。
分期越早,治愈越好是诊疗过程中的“金句”。ⅠA期属于肺癌诊疗中早期阶段,病灶范围小,治疗相对简单是该阶段的特点。原位和微浸润基本为ⅠA期,哪怕是细分期稍有差异,也并不会影响预后。但如果遇到一些高危因素,分期较高,病理中出现了低分化(或未分化),例如微乳头、实性这样的高度恶性亚型;或是有气道播散、胸膜侵犯这样的高危因素。通常这时候需要设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例如遇到低分化情况,可以查询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合适的辅助治疗。
以下转自结友的网络咨询:
父亲上周做了手术,右肺段切,是个混合结节,病理今天出来了,麻烦戴神看看这个是什么情况,是否治愈?是否需要后续治疗?为什么没有看到贴壁多少,腺泡多少。
回复
浸润灶大于0.5了,怎么还是原位腺癌啊。你问问医生,可能是写错了。再与主治医师沟通确认具体情况和术后管理。目前报告内暂未看到高危因素,但仍需结合以往情况综合判断。
来源:重庆戴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