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 只鹤死亡引警示!以色列用野鸟追踪,建模型预测未来疫情爆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19:39 1

摘要: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生态学实验室的兰·内森教授近来更是提出了一个监测疾病爆发的新方案,以近乎实时地追踪野生动物,来预测疾病爆发。这真的有效吗?

随着流行病的威胁愈发逼近,越来越多人或许不会想到,这一切的源头竟然是野生动物。

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生态学实验室的兰·内森教授近来更是提出了一个监测疾病爆发的新方案,以近乎实时地追踪野生动物,来预测疾病爆发。这真的有效吗?

2021 年至 2022 年冬季,以色列胡拉山谷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疫情。

短短几周内,约 8000 只鹤相继死亡,成为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野生动物疫情。

这场灾难不仅冲击了当地生态,也让人类公共卫生部门敲响警钟。

就在此时,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运动生态学实验室的教授兰·内森(Ran Nathan)和团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利用野鸟等动物的行为数据,建立监测模型,提前预判疫情风险。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动物监测系统成本过高,不可能大范围普及。

毕竟,要在成千上万只野生动物身上安装可穿戴设备,不仅需要巨额资金,还涉及数据传输、储存和跨国合作。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次疫情大流行的所代价会远比这项投入要来的更高。

相比之下,投入资金建立监测网络,反而能减少长期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要知道,天气变化、迁徙路径、食物匮乏,都有可能导致动物行为异常。

而如何区分这些情况,是监测能否成功的关键。

对此,研究团队的做法是结合长期数据积累,通过模式识别,找到真正与疾病相关的行为信号。

胡拉山谷的例子就是佐证,几只携带 GPS 的鹤死亡后,它们的活动轨迹和速度早已显示异常,提供了决策参考。

这说明行为信号虽然复杂,但通过技术处理,能够为防疫提供价值。

还有人认为,公共卫生本应依靠疫苗、隔离和临床监测,动物追踪过于依赖科技,可能削弱传统手段的作用。

但事实是,动物追踪并不是替代,而是补充。

它的意义在于把防控时间窗口提前,当病毒尚未进入人群前,先从野生动物中捕捉风险,这样做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更精准的防控措施。

内森教授的团队强调,这与“同一健康”的理念一致:人类、动物和环境的健康密不可分,任何一环被忽视,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这似乎听起来像科幻小说,毕竟,让野鸟发来“疫情通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这一切。

微型可穿戴设备已经能够实现近乎实时的追踪,数据处理能力也大幅提升,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生态学与进化趋势》中发表的框架,正是基于现有成果,而非凭空设想。

胡拉山谷 8000 只鹤的死亡,不仅是一次生态悲剧,也是公共卫生的一记警钟。

它让科学家意识到,疫情的影子并非突然降临,而是早已在自然界留下痕迹。

以色列团队提出的野鸟追踪框架,正是试图在这些信号中找到规律,从而在疾病跨越物种传播前采取措施。

何况,人类的健康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动物与环境就是人类防线的一部分。

来源:晓霞医生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