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继芳, 周向阳, 李敏, 韩书庆, 郭雷风, 迟亮, 杨璐, 吴建寨. 人工智能驱动畜牧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生成逻辑与推进路径[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 1-13. DOI: 10.12133/j.smartag.SA202407
本文引用格式
刘继芳, 周向阳, 李敏, 韩书庆, 郭雷风, 迟亮, 杨璐, 吴建寨. 人工智能驱动畜牧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生成逻辑与推进路径[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 1-13. DOI: 10.12133/j.smartag.SA202407010
LIU Jifang, ZHOU Xiangyang, LI Min, HAN Shuqing, GUO Leifeng, CHI Liang, YANG Lu, WU Jianzh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rive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Animal Husbandry: Restraining Factors, Generation Logic and Promotion Paths[J]. Smart Agriculture, 2025: 1-13. DOI: 10.12133/j.smartag.SA202407010
人工智能驱动畜牧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基于畜牧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现实要求,加快人工智能在畜牧生物、信息、绿色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推广与应用,畜牧科技集成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通过人工智能促进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解决技术创新不足、绿色科技落后、装备研发能力较弱问题;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健全畜牧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促进产业链融合,实现“政产研学用”一体化发展。
1 提升畜牧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现代畜牧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畜牧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科技研发投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畜牧科技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促进畜牧产业向规模化、设施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支持畜牧育种一揽子科技创新。继续加快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分子育种、细胞育种、基因组育种等现代畜牧育种新技术。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畜牧育种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育种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提高育种效率;利用精准营养育种技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培育具有高效饲料转化能力的新品种。推动畜牧智能技术研发与装备应用。制定主要畜禽品种养殖设施装备配套技术规范,提升现代化、智能化和规模化养殖水平,聚焦智能监控系统、智能饲喂系统、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控、生产管理与优化、自动化设备与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装备应用,推进养殖工艺与设施装备的集成配套,提高饲草料和畜禽生产加工等关键环节设施装备自主研发能力。
2 建立畜牧业全链条信息化监管模式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畜牧业的广泛应用为畜牧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动能,推动畜牧兽医一体化检测和数据管理,探索畜牧业全链条信息化监管模式。完善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系统,探索建立畜禽养殖数量、免疫数量与检疫申报数量相结合、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管相结合、启运地出证与目的地反馈相结合的动物检疫全链条信息化监管模式,强化动物检疫监督,提高智慧监管水平和工作效能,构建高效协同的智慧监管网络,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便利化服务。
3 加快畜牧绿色科技推广应用
鼓励畜牧企业采取绿色生产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发展生态养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通过饲料优化、清洁能源利用等技术方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对采用绿色生产方式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降低其生产成本;设立畜牧业绿色发展专项基金,支持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建立绿色认证体系,为采用绿色技术的企业和产品背书,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饲料科技推广,聚焦饲料精准配制技术、高效低蛋白日粮配置技术、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和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实现精准配料、高效用料,提升饲料品质和使用效率。
4 提高畜牧业全产业链管理水平
提高畜牧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是提升畜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饲喂控制、生产效率提升和节本增效,着力解决传统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劳动力投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的饲喂和清粪两个生产环节的高成本、低效率问题。充分利用生猪、奶牛等重点畜牧业养殖行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优势,规范使用和管理制度,逐步提高动物行为分析、疫病监测、产品溯源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信息化水平,提高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畜牧业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5 完善重要畜禽品种商业化育种机制
按照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打好种业翻身仗做出的总体部署,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开展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自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性品种,确保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加快现代畜禽种业建设,扎实推进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基础性育种工作,实施重要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构建市场主导、科技支撑、产学研用结合的商业化育种机制,提高畜禽新品种市场竞争力,通过政府引导,扶优扶强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育种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畜禽种业民族品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畜牧育种效率和准确性,筛选出与优良性状相关的基因,提升畜牧业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为方便农业科学领域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学术交流,促进智慧农业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人,编辑部建立了微信交流服务群,有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讨论、投稿相关的问题均可在群里咨询。 入群方法: 加小编微信17346525780,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小编拉您进群,机构营销广告人员勿扰。
来源:智慧农业资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