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月份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与人文情怀。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感知时节流转、体验多元文化,内蒙古图书馆特推出“阅见北疆 书香日历”栏目,让我们在书香中感受传统智慧、全球视野与人文关怀,共同探索知识的无限可能!
2025
忽觉秋已来
夏意悠未尽
阅见北疆 书香日历
2025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月份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与人文情怀。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感知时节流转、体验多元文化,内蒙古图书馆特推出“阅见北疆 书香日历”栏目,让我们在书香中感受传统智慧、全球视野与人文关怀,共同探索知识的无限可能!
公历节日与
国际主题日
- 再见夏天,你好秋天 -
0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
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出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日为9月3日。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为了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02
中华慈善日(9月5日 )
中华慈善日是中国2016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设立的节日,旨在每年定期相对集中地开展慈善宣传教育,在中国全国层面普及慈善法律法规,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心总动员,引导、鼓励人们义行善举,形成慈善氛围。
03
国际扫盲日(9月8日 )
国际扫盲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设立的。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并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04
教师节(9月10日)
1985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国务院总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旨在向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通过评选和表彰奖励等活动树立典型、引领风尚、提升教师职业尊严和荣誉感,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05
国际民主日(9月15日)
联合国大会于2007年11月8日通过决议设立的全球性纪念日,时间为每年9月15日,旨在提高公众对民主的认识。该决议强调民主、发展与尊重人权具有相互依存性,同时指出不存在单一民主模式,并重申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06
“九一八事变” 纪念日
(9月18日)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每年此日全国多地会鸣响防空警报,警示公众 “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07
全民国防教育日
(9月20日 )
2001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中规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设立目的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教育,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
全国爱牙日(9月20日 )
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等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旨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08
国际和平日(9月21日)
2001年9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02年起,国际和平日为9月21日。决议中提到:“宣布此后,国际和平日应成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邀请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
09
世界旅游日(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是由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1970年9月27日,国际官方旅游联盟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章程。为纪念这个日子,1979年9月世界旅游组织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式把9月27日定为世界旅游日。
10
中国烈士纪念日
(9月30日 )
中国烈士纪念日,是纪念中国烈士的法定纪念日。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以法律形式将每年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以缅怀英雄烈士。
农
历
节
气
中元
壹
中元节
9/6
农历七月十五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
中元节,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五,也称“盂兰盆节”,是追怀先人、弘扬孝道的传统文化节日。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古时七月是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于是在这一天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七
月
十
五
贰
2025/09/07
白
露
为
霜
蒹
葭
苍
苍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 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说。
叁
秋分
秋色平分 / 缱绻闲云
二/十/四/节/气
2025
09
23
秋分,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到来。白昼与黑夜几乎平分,
气温逐渐下降,万物开始进入
丰收的季节。
你
好
秋
天
明明还在感受夏天
却已经在和夏天说再见这一年已过春夏
只剩秋冬
九月,从感恩到丰收,从追思到祈愿,充满了文化的温度与自然的韵律。内蒙古图书馆希望通过这些节日导读和相关活动,陪伴您在这个秋天,收获知识与宁静。
兜售秋天,预售冬日。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