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进一步调查英伟达!腾讯 AI 产品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英伟达最担心的事情,要发生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21:25 1

摘要:当年美国互联网企业出走中国市场,中国崛起了一批互联网大厂。如今英伟达不想离开中国,是担心中国的”英伟达“会崛起。未来十年,芯片相关专业的学生,将非常抢手。

当年美国互联网企业出走中国市场,中国崛起了一批互联网大厂。
如今英伟达不想离开中国,是担心中国的”英伟达“会崛起。
未来十年,芯片相关专业的学生,将非常抢手。

一边是中方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升级,另一边腾讯宣布全面适配国产芯片。

这两件事看似独立,实则暗藏着全球科技格局的深刻变革。

当英伟达在中国市场收入占比不足 6% 却仍死守不放时,它真正害怕的,或许不是短期利润损失,而是中国即将诞生自己的 “英伟达”。

一、反垄断调查:中国对科技霸权的正面反击

9 月 15 日,中方监管部门宣布对英伟达展开进一步反垄断调查,这距离去年 12 月的首次立案已近一年。

此次调查聚焦于英伟达收购迈络思科技后形成的网络设备捆绑销售模式,这种将高速网络设备与 AI 芯片强制绑定的做法,被指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英伟达的网络业务近年来增长迅猛,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达 73 亿美元,同比激增 98%。若中方最终裁定其违法,可能面临最高 50 亿美元的罚款,相当于其 2024 财年中国市场收入的一半。

这一数字远超 2015 年高通创下的 60 亿元人民币罚款纪录,显示出中国对科技巨头合规监管的力度空前。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查恰逢中美科技博弈白热化阶段。

就在中方发布声明前三天,美国政府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试图通过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发展。

而中国以反垄断调查作为反制手段,既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又精准打击了美国企业的核心利益,展现出 “以规则对抗霸权” 的智慧。

二、腾讯适配国产芯片:算力自主的里程碑

9 月 16 日,腾讯在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宣布,其异构计算平台已全面适配寒武纪思元 590、澜起科技津逮 CPU 等主流国产芯片。

实测数据显示,适配寒武纪 MLU590 后,推理性能达到英伟达 A100 的 85%,能效比反超 30%,而搭载昇腾芯片的 AI 服务器租赁价仅为 2.5 万元 / 月,比英伟达 H20 方案低 20%,整体算力成本下降 40%。

这一突破标志着国产芯片已从 “可用” 迈向 “好用”。

腾讯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将不同厂商的芯片整合为统一算力池,既解决了国产芯片生态碎片化问题,又为企业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

例如,某互联网公司使用腾讯云的国产算力方案后,AI 训练成本降低 35%,模型迭代速度提升 2 倍。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腾讯作为国内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之一,其技术路线选择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加速国产化。

寒武纪、澜起科技等芯片厂商已进入腾讯供应链,订单量预计增长 50% 以上;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服务器厂商则受益于国产芯片集群建设需求,相关业务收入有望翻倍。

三、英伟达的焦虑:中国正在打破 “金枷锁”

尽管中国市场收入占比不足 6%,英伟达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执着。

CEO 黄仁勋一年内三次访华,试图通过 “魅力攻势” 维持市场地位;更不惜向美国政府上缴 15% 的中国业务收入,以换取出口许可。这种 “赔钱赚吆喝” 的背后,是对中国科技崛起的深深恐惧。

英伟达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CUDA 生态 —— 全球 90% 的 AI 模型基于该平台开发。

但中国企业正通过 “模型 - 芯片 - 软件” 垂直整合打破这一垄断。

腾讯智能体开发平台 ADP 3.0 已支持国产芯片原生训练,开发者迁移成本降低 50%;深度求索等企业推出的 UE8M0 FP8 标准,在能效比上比 CUDA 提升 40%,有望成为新一代行业标准。

更具威胁的是,国产芯片在特定领域已实现超越。华为昇腾 910B 半精度算力达 256 TFLOPS,寒武纪思元 370 实测性能超过 A100,而基于国产芯片的 “水电 + AI” 绿色算力模式,在能效和成本上均优于英伟达方案。

Omdia 数据显示,中国 AI 芯片市场份额已从 2023 年的 14% 跃升至 2024 年的 34.6%,预计 2027 年将超过半数。

四、未来十年:全球半导体的 “中美双雄” 时代

这场博弈的终局或许比想象中来得更快。如果中国能在 2026 年前实现以下突破,全球科技格局将彻底改写:昇腾 910C 算力突破 500 TFLOPS,达到英伟达 Blackwell B300 的 70%;寒武纪完成 2nm 工艺流片,实现 EDA 工具全自主;国产 CUDA 替代方案支持主流框架迁移,开发成本再降 50%。

届时,英伟达的 “性能阉割 + 生态绑定” 策略将彻底失效。中国不仅能满足本土需求,还将以性价比优势冲击全球市场 —— 华为昇腾的云服务价格比特斯拉低 30%,已在东南亚市场获得订单。

正如当年美国互联网企业退出中国后催生了 BAT,今天的科技博弈正孕育着新一代全球科技巨头。

我们终将见证中国科技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伟大跨越。

来源:狐狸先森讲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