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以来,崇左市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聚焦“411”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打造铜锰稀土新材料及循环经济、化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高端家居及造纸、糖和农产品及食品加工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型建材1个50
2024年以来,崇左市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聚焦“411”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打造铜锰稀土新材料及循环经济、化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高端家居及造纸、糖和农产品及食品加工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型建材1个500亿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1个2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新、向绿、向智发展。
2024年,乐林绿色新型定制家具配套柔性生产线等97个产业项目实现开竣工,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72.3%;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突破”,新增自治区级优质工业企业22家,糖基生物综合利用、稀土合金新材料2个产业集群入选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口岸经济提档升级,畅通跨境供应链“生命线”
崇左市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通过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开放促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硕龙、水口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中越跨境劳务合作试点落地实施,在全国率先与越南开展跨境物流服务标准化合作。2024年,凭祥产业园承接东部转移项目48个,龙马管控集团(崇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中南大学(崇左)新质生产力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凭祥盛弘数字经济集成产业链等项目建成投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9.6%,排广西同类园区第1位。崇左临空经济协同区成为全市首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的产业园区。崇左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排广西第5位,凭祥综合保税区获评为全国A类综保区。目前,中越智慧口岸项目的中方段已基本建成,进入调试阶段,未来口岸将基于卫星导航和5G技术,利用无人驾驶运输车和自动化吊装设备,借助智慧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口岸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提升口岸通关能力,为跨境贸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近年来,崇左市实施推进的“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全力打造能源“全能王”。走进江州区板崇光伏项目地,这里是光伏板的海洋,展现了清洁能源的无限潜力。在天等县上映乡牛头岭风力发电项目地,风力发电机高高耸立在绵延不断的群山之间,风能也在悄然发力。
“火电是能源系统的压舱石,我们依靠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智慧运营管控中心,风光水火储的协同运作,离不开智慧大脑的统筹管理。该项目建成运营对解决崇左‘十四五’期间负荷增长需求,确保边境区域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能建广西有限公司工程师覃建果介绍。4月8日,崇左市“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基础性保障项目,2号机组锅炉点火冲管圆满完成。
创新驱动,绘就中越跨境旅游合作新图景
崇左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流量”不断转化为文旅发展新动力,构建以德天瀑布景区为龙头、边关风情旅游集聚区、山水休闲旅游集聚区等多个集聚区协同发展的格局,大力开展文旅主题内容创作和传播,持续强化设施建设,打造文旅+特色产业,推动“流量”转化为“销量”。2月22日,“壮美边关 魅力崇左——2025年崇左市文化旅游宣传专场推介会”在越南河内举行。推介会上,12家中越企业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就跨境旅游产品互推、客源互送以及市场共拓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崇左市还精心为越南游客量身定制“崇左全景+北越”之旅、“寻迹胡志明中越友谊”之旅、“中越双遗产”之旅三条跨境旅游精品线路。3月17日,2025广西旅游民宿大会在崇左市举办,崇左市左江斜塔度假村成功签约。近年来,崇左市依托中越边关风情、德天跨境旅游合作区等独特资源,聚力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精品度假酒店及民宿已达350多家,2024年入住率同比增长35%,带动农特产品销售超2亿元,并培育出明仕雅居、在野宿集、秘境丽世度假村等标杆项目,全力打造“中国民宿之都”,让游客在山水田园间实现“诗意栖居”,为广西“山水”“边关”“滨海”主题旅游民宿集聚发展做出新贡献、注入新活力。
延链补链强链,打造蔗糖全产业链新标杆
崇左市依托“中国糖都”的产业优势,围绕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以商招商”引入安琪酵母、大咖国际、达利园、朗姆酒等龙头企业,打造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累计建成“双高”糖料蔗基地203.64万亩,坚决稳住糖料蔗种植面积在400万亩以上,食糖产量在210万吨以上。崇左支持制糖企业应用和研发先进生产技术,强化良种、良机等核心技术攻关,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打造糖业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糖业+”融合发展。安琪酵母(崇左)有限公司利用制糖副产品糖蜜,通过发酵技术生产高活性干酵母、酵母提取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年产量达8.3万吨,年产值超11.8亿元,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成为亚洲最大酵母生产基地。2023年10月,中粮崇左糖业研发的注射级药用蔗糖获国内第一个注射级蔗糖发明专利授权,这一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卡脖子”技术被打破。2024年5月,国内首条注射级蔗糖示范生产线在中粮崇左糖业破土动工,于2024年11月完成主体设备安装,12月完成设备调试和全线投料试生产,生产线一次性投料试产成功,达到设计产能和产品质量要求。宁明县朗姆酒—糖业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则瞄准高端酒类市场,将糖蜜转化为高附加值烈酒,延链补链强链,切实提高糖业附加值,成为蔗糖产业链向文旅融合延伸的新支点。2月13日,朗姆酒——糖业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竣工,达产后蔗糖产业预计年产值80亿元以上。2024年,崇左市制糖工业产值完成213.4亿元,同比增长16.7%。
科技赋能,助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18日,崇左市人民政府与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战略合作签约,这是崇左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工作要求的关键行动,是东西部协作进程中一场AI赋能、双向奔赴的“数字共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以全流程技术赋能媒体内容生产,破解边境地区内容产能瓶颈,重点突破短视频智能生产、多语种AI翻译等关键技术,助力构建数字文化交流新通道,激活“文化+科技”产业新生态。
“公司生产线大部分实现了自动化,比如我们的RGV无人轨道小车、无人地磅、产品智能仓库、尾渣自动装车等装备,通过自动化、智能化赋能,提高生产率。”广西南国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施贵添说。
今年以来,崇左各级各部门攻坚克难、乘势而上,着力做好“基础设施”“招商落地”“园区改革”“营商环境”四篇文章,超前谋划、抢先抓早,抢抓发展机遇利好期与政策窗口期,科学精准谋划今年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崇左依托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优势,加快推进两国铁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础设施“硬联通”,率先在全国边境公路口岸实行海关、边检等联检部门实现“多卡合一”和“一站式”作业,率先实行进出口“提前审结、卡口验放”作业模式改革,创新实施保税物流“仓储货物分类监管”+“先查验后转运”出口集拼业务,稳步推进银行间人民币对越南盾汇率做市商机制改革。2024年,崇左市外贸进出口完成2729.6亿元,同比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16年、出口总额连续18年、跨境电商交易额排名全区第一,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跃升为广西跨境电商第一大市。据友谊关海关统计,今年1—2月,经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值728.9亿元,同比增长10.9%,创历史新高,占广西各口岸的39.6%,居广西口岸首位;进出口货运量85万吨,增加38.3%;进出境车辆(含浦寨弄尧)约11.4万辆,同比增长10.2%,其中进境5.7万辆,同比增长6.7%,出境5.7万辆,同比增长13.8%。
崇左市以“跨境”为特色,以“实干”为底色,通过园区提质、产业链招商、口岸升级“三箭齐发”,正从“通道经济”迈向“口岸经济”新高地。未来,随着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等项目的深化,崇左有望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产业走廊”,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贡献更多“边城力量”。
来源:广西产业园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