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建设单位进度要求,在冬施期间主体及车库基础同时施工,施工面较大,应提前做好冬施期间施工计划,明确冬季施工项目计划,落实到施工队伍,并督促其按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计划的顺利完成。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建设单位进度要求,在冬施期间主体及车库基础同时施工,施工面较大,应提前做好冬施期间施工计划,明确冬季施工项目计划,落实到施工队伍,并督促其按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计划的顺利完成。
(2)做好现场上下水的管道出水口,外露水管的保温工作。
(3)冬施领导小组应在11月对工地的各项准备工作做一次全面检查、落实,在11月中旬进行第二次全面检查落实,以确保冬施正常施工。
(4)安排专人统一进行大气温度及工程测温等相关的测温工作,并做好记录。
(5)机械设备的配电箱下部加支架,上部搭设防护棚,以防雪防潮,并应安装好接地保护装置。
(6)冬季前对现场配电箱、闸箱、电缆临时支架、电焊机等用电设备机具等仔细检查,需加固的及时加固,缺盖、罩、门的及时补齐,防雪防潮,确保用电安全。
(7)现场机械使用完毕,水箱内的水应放掉。冬施前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修。
(1)根据施工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好冬施方案。
(2)指定专职测温人员,坚持每日测温,测量各种原材料温度和砼养护温度采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各种温度计在使用前均应进行校验及计量登记。测量后应及时报技术质量部门,当室外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ºC时进入冬季施工,当室外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ºC时应停止室外施工或采取相对措施再进行施工。
(1)冬施期间所用保温材料,包括防冻剂、煤、木柴、火炉、塑料薄膜、棉毡等,应提前按计划用量、规格、型号和质量要求进场防止突发事件,并且妥善保管,以防损坏浪费。组织好冬施期间的材料,设备货源及进场验收等各项工作。
(2)原材料及半成品的保护:
1)对于怕潮的材料如模板、木方等要采取防潮措施,必要时用彩条布遮盖,模板堆放处要垫高码放并要通风良好,防止受潮。
2)钢筋堆放必须垫木方高度宜为20-30cm,防止雪水浸泡。
3)钢管应搭设好架子,堆码整齐,并刷好防锈漆。扣件存放应搭设扣件房,扣件周转下来后,应及时清洗入库。
4)冬施所需阻燃草帘子、测温仪器等材料按计划提前配备齐全,设专人看管,易损耗物品发现破损立即修补或更新。易燃品堆放、保存设库房,专人看管。
5)冬期运输堆存材料时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无水坑、地面无结冰。
(3)材料组做好冬施物资准备工作,具体物资计划如下:
1) 防冻剂:1500kg;
2) 塑料薄膜:24000平方米;
3) 阻燃棉毡:12000平方米;
4) 煤:50吨;
5) 柴禾:足量
6) 火炉:80个
7) 铁锹:20把
8) 水管保温材料:800米(聚乙烯发泡保温材料)
9) 其余保温材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调拨、准备。
(1)钢筋直冷拉,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0℃,冷拉后应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颈缩。该部分钢筋应提前全部下料制作完毕。钢筋焊接时应安排在室内进行,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20℃,且应有防雪、挡风措施,焊后的接头,使其慢慢冷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钢筋直螺纹丝头加工采用的冷却液(水溶性切削润滑液)须为防冻型。保证-20℃以上不受冻仍可使用。
(2)钢筋在加工、运输、绑扎过程中,注意产生撞击,刻痕等缺陷。冰雪天采取护盖,防止表面结冰棱,在砼浇灌前,应清除钢筋上的积雪、冰屑,绑扎完后尽快进行下道工序。
(3)电渣压力焊应在天气晴朗的时间焊接,以保证焊接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1)焊接电流的大小,应根据钢筋直径和施焊时的环境温度而定。
2)接头药盒拆除的时间宜延长2min左右;接头的渣壳宜延长5min,方可打渣。
(1)顶板模板不得存有积雪、冰块,必要时应用热水进行冲刷。
(2)墙、柱砼模板采用覆盖棉毡防冻、保温措施,顶板随砼浇筑随铺一层塑料薄膜,上覆盖棉毡保温。
(3)冬施期间隔离剂采用油质脱模剂,涂刷均匀无漏涂无结瘤。
(4)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或受冻临界强度并冷却到50C后方可拆除。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1Mpa后,可先拧松螺栓,使侧模板轻轻脱离混凝土后,再合上继续养护到拆模。拆除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5)模板拆除控制:梁、板侧模及墙柱模板须在同条件养护试块砼强度达到5N/mm2砼温度冷却到5℃后,且砼表面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差不大于20℃时方可拆除。对于柱子砼,还应控制其砼内外温差不大于25℃
(6)冬季施工中主要注意脚手架的防滑措施,重点加强脚手架及爬梯的防滑处理,防止坠落伤人。登高爬梯踏步上要绑扎防滑木条,爬梯固定必须牢固可靠。
冬期施工混凝土拟采用综合蓄热法,砼掺防冻剂,泵送浇筑,便于混凝土质量控制和加快施工进度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其受冻临界强度为4.0N/mm2。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其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到达现场的温度要在12℃以上。砼罐车采取包裹保温措施,并尽可能在白天10:00~16:00 时段内施工。浇筑混凝土时,现场设专人负责指挥协调,预拌砼到场后以最快的速度入模,入模温度要求不低于5℃。泵送间歇时间不得超过15min,以减少砼在泵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泵送前要对到达现场的预拌砼测温,砼温度不满足要求的不得入泵。顶板浇筑砼时,气温过低时,在顶板下一层采取封堵洞口生火升温的方法防止砼受冻,并设专人看管。
(2)浇筑前,将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清理干净,检查工作面周围的防风、防滑及保温措施是否严密。
(3)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先除掉水泥薄膜和松散石子,清理干净后吹风,铺洒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浆结合层后再浇筑。
(4)混凝土要分层连续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得大于400mm,及时入模振捣,并保证各层的及时覆盖。已浇筑层的混凝土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2℃。
(5)混凝土的覆盖保温
混凝土浇筑时,及时振捣和找平,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加盖阻燃棉毡保温。当混凝土达到4Mpa后,方可拆模。
对于较为容易保温的剪力墙、框架柱、底板等外漏构件的上表面等部位,拆模后还应随即覆盖塑料薄膜和一层阻燃棉毡进行保温。
保温覆盖是蓄热法施工的关键,保温材料的选用及操作方法,必须按本方案执行,操作时要覆盖均匀,边角及接槎处要严密并压实,模板上的聚苯板要固定牢。覆盖后,值班人员要定时检查并做记录。遇大风天气,另设专人看护检查,及时整理好被损坏的覆盖层。
如发现混凝土温度下降过快或遇寒流袭击,采用增加保温层的措施,加铺2~3层阻燃棉毡。
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立即采取临时覆盖措施(铺设一层阻燃棉毡 ),使其缓慢冷却。
(6)浇筑完成后混凝土的暖棚施工
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暖棚施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
施工中应有专人测量棚内温度、相对湿度,防止混凝土受冻、失水。
注意棚内烟气的排放,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7)测温工作
从11月15日起,开始进行大气测温记录,并配合砼施工进行规定项目的测温,测温人员负责实验室配合测温。
冬施测温内容:
测温工具:高低温度计2支,玻璃管温度计100支,以及其它用于夜晚测温时所用照明用具(如手把灯或手电筒等)。
1) 大气温度的最高、最低及平均气温。
2) 砼出罐温度、入模温度,每台班测四次。
3) 砼养护温度在砼强度未达到临界强度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后,每隔6h测一次,停止测温由实验员及技术人员通知。
4) 测温员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字迹要清楚,项目填写齐全,不得做假、遗失,以备资料归档。
5) 测温员每天早8:30和晚5:00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提供具体数据。
6) 测温员除应注意测温有关安全事项外,测温后必须将测温孔覆盖好,夜间测温上岗不得少于2人。
7) 测温人员应同时检查覆盖保温情况,并了解结构物的浇筑日期、要求温度、养护期限等。若发现混凝土温度有过低现象,通知有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
(8)砼试块留置:
标养28d试块一组,同条件养护3组(一组用于测试临界强度,一组为结构实体检测,一组备用)。
同条件试块要装在专用的铁笼子中,固定在每层楼梯休息平台处。除按规定留置试块外,还需做下列检查: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粘连、收缩、产生裂缝,边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有无受冻痕迹;检查同条件试块的养护条件是否与施工现场结构养护条件相一致。
砼墙体、柱拆模强度以拆除时砼无粘模及缺棱掉角现象为准,拆模后应立即保温。
(1)地下室外墙的防水施工应选择无风晴朗天气进行,雪天及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2)找平层应做到干燥、平整,有积雪、残留冰霜杂物等应清扫干净,当工期紧时应使用喷灯将找平层烤干。
(3)为加快工期进度,尽快打上筏板砼,避免地基土受冻。
(4)考虑到防水施工时,基坑内铺有大量保温材料,溶剂型基层处理剂未充分挥发前不得使用喷灯操作,操作时必须保持火焰与卷材的喷距,严防火灾的发生。
(1)土方回填应选择天气较好时进行,如遇雨、雪等天气,应停止施工。
(2)土方回填应严格按放坡系数进行放坡,并坡度较大部位边坡用棉毡进行覆盖,以防反复冻融发生坍塌。
(3)人员上下坑坡道要有防滑措施,现场可搭钢管坡道,护身栏杆设置要稳固。
(4)作业人员应注意保暖,防止缩手缩脚发生坠落。
(5)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量也要比常温施工时增加。
(6)填土前要清除基底上的积雪和保温材料;室外回填冻土块的粒径不得大于15cm,其含量不得超过15%,铺填时冻土块要均匀分布,并逐层夯实。但管沟底以上50cm范围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填筑。整个填方上层部位要用未冻的或透水性好的土回填。
(7)室内的基槽(坑)或管沟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回填施工要连续进行并及时夯实,虚铺厚度不得超过20cm,夯实厚度宜为10~15cm。
(8)室内地面垫层下回填的土方,填料中不得含有冻土块,并及时夯实。填方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要采取覆盖保温材料等防冻措施。
(9)每班回填完毕,及时覆盖阻燃棉毡保温,防止回填土受冻。
砌筑工程:
(1)本工程采用空心砌块,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的砌块。
(2)砂浆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砂浆温度不得低于5℃。
(3)石灰膏、粉煤灰等宜保温防冻,当遭冻结时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
(4)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或冰块,搅拌机四周应搭设隔风棚,搅拌滚轮应覆盖保温棉毡。
(5)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热水根据现场情况在搅拌地点设置加温锅炉或协调搅拌站提供热水源用以搅拌砂浆。
(6)冬期施工的砖砌体,灰缝不应大于1cm。
(7)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性保温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表面。
(8)冬期砌筑工程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日记中除应按常规要求外,尚应记录室外空气温度、暖棚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剂掺量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1)1、冬期施工中应尽量避免湿作业。如果温度允许,则室内抹灰均采用热作法,砂浆温度控制在5℃以上。抹灰前,门窗、搂梯进入口要封闭。
(2)不得使用低于32.5R级水泥进行冬期施工作业中的砂浆配制。
(3)采用拌制水和骨料加热的方法,加热至6O℃~80℃为宜,砂料加热至4 O℃左右为宜。当室外气温低于-5℃时,停止抹灰作业。
(4)当温度低于0度高于-5度时,粉墙砂浆内掺加5%的防冻剂。
来源:建筑无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