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潇湘——“漫步山水间”湖南当代山水画风暨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即将举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20:44 1

摘要:潇湘,不止于地理符号,更是一种深植于中国传统文脉的文化意象。它既是《山海经》中“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的天地大美,也是楚辞里屈原行吟的烟波浩渺;既是唐宋诗词中迁客骚人寄怀的明月孤舟,也是千年来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诗意栖居。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

展览海报

主办单位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美术报》社

协办单位

湖南省中国画学会

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岳阳市美术馆

娄底市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25年9月20日——2025年11月20日

山水意象 何以潇湘

于洋

潇湘,不止于地理符号,更是一种深植于中国传统文脉的文化意象。它既是《山海经》中“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的天地大美,也是楚辞里屈原行吟的烟波浩渺;既是唐宋诗词中迁客骚人寄怀的明月孤舟,也是千年来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诗意栖居。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报》社主办的“何以潇湘——‘漫步山水间’湖南当代山水画风暨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即以面对“潇湘”的叩问为题,试图穿越时空的迷雾,探寻这一文化母题在艺术史中生生不息的延绵流变。

潇湘意象是中国文化艺术幽深玄远的境界。自董源《潇湘图》开创平远幽深的章法范式,到宋迪“潇湘八景”确立诗画互文的审美体系,潇湘图像始终是画家们寄托理想人格与生命哲思的灵性地带。米氏云山的墨韵氤氲、牧溪禅画的空寂杳渺,乃至明清诸家笔下的江天暮雪、远浦归帆,在枯笔焦墨中见丰润,于荒寒寂寥处藏温煦,皆在虚实相生中构建出融江湖与庙堂、隐逸与浪漫于一体的精神图景。

潇湘母题的现代演进,是一部湖湘艺术家自觉建构文化主体性的精神史诗。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山水画坛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从钟增亚发起“振兴湖南山水画”的地域觉醒,到“漫步山水间”群体对潇湘意象的自觉赋能,直至《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与“大美潇湘”大型系列山水画创作工程实现的范式重构。这一历程诠释了湖湘画家如何将楚骚浪漫转化为笔墨实践,在传统文脉与现代意识之间架起创造性转化的桥梁。

展览以“楚韵行吟:潇湘乡贤名家经典作品展”“浮梦潇湘:全国山水名家作品邀请展”与“何以潇湘:湖南当代山水画风作品邀请展”三个展览篇章展开,循董源、宋迪、夏圭、米友仁、夏昶、沈周、王时敏等大家的笔墨踪迹,揭示潇湘美学从地理叙事到心灵符号的升华。我们不仅关注经典画作中的烟岚变幻,更着重探讨其背后蕴藏的三重精神特质:历史感怀中的进退之思、时代际遇下的悠远寄托,以及当代文化语境中对空灵意象的重新诠释。

“楚韵行吟”板块中,齐白石以金石笔法写“借山图”,与曾熙的古拙凝重、萧俊贤的清雅超逸,勾勒出晚清至20世纪上半叶时期潇湘艺术的多元面貌。张一尊、段千湖、杨应修等人走出书斋,以写生山水展现新中国的时代形象。钟增亚、莫立唐、徐照海、曾晓浒、姜坤、周宗岱、杨福音、康移风等画家,在新时期以来的艺术探索中,进一步拓展了潇湘意象的表现维度。他们的实践不仅延续了自董源、米芾以来的笔墨传统,也为潇湘意象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实现了湘学文化共同体中潇湘母题的代际传递。

“浮梦潇湘”板块呈现了全国当代名家对潇湘母题的多元诠释。范扬以奔放笔触抒写胸中逸气,陈向迅借墨韵交织探寻结构张力;林容生将青绿山水转化为色彩的诗性叙事,周京新以解构性笔法重构山水秩序;姚鸣京在虚幻与真实间构筑心灵景观,何加林用清雅笔墨营造可游可居之境;张谷旻于烟雨朦胧中寄托江南情致,刘罡以浑厚墨象凝聚北地雄风;卢禹舜在静谧宇宙图式中追寻精神家园,方向以生活之趣激活传统笔墨;林海钟以古雅笔意贯通古今,丘挺于氤氲墨色中呈现远浦归帆之境。彭先诚、唐允明、沈勤、陈辉、刘建、周石峰、岳黔山、茹峰、郑力、李伟、常朝晖、石峰、刘明波、王平、杜松儒、徐钢等名家亦各展其长,共绘潇湘文脉的时代华章。

“何以潇湘”板块,通过四个维度展现湖南当代山水画的探索。“无何有之乡”呈现王金石、旷小津、谭长德、戴剑等人对湖湘地貌的个性化转译:王金石以湖湘文化滋养笔墨,在“性”与“养”的辩证中重构道南正脉;旷小津融北派雄强与南宗灵秀,创“南韵北骨”新范式;谭长德以浑厚之笔筑基、空蒙之象生情,写意衡岳松风;戴剑则深度挖掘洞庭意象,于笔墨与生活的交融中写心造境。“黛烟浮梦”单元中,刘云、石纲、阳先顺以实验性色彩与肌理重构潇湘的浪漫基因:刘云将洞庭月色升华为超现实图景;石纲把楚文化的瑰丽神秘转化为当代视觉语言;阳先顺以符号化图式构建秘境,延续“潇湘八景”传统并赋予现代意味。“廿年沧浪”部分聚焦田绍登、石劲松、袁绍明等人于笔墨语言上的锐意革新,在传统与现代间找寻新路径;“不到潇湘岂有诗”则通过朱训德、杨国平、陈湘金、胡立伟等人的创作,彰显潇湘美学特有的诗性品质,以诗化造型追求超凡意境。这些实践共同回应了一个核心命题:在全球化语境下,地域文化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获得当代生命力?

作为一场持续20余年的艺术现象,“漫步山水间”主题系列展览自2002年由王金石、石纲等发起以来,通过专题展览与写生实践,切实推动了湖南当代山水画的创作发展与人才培育,对于潇湘意蕴画风谱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活动不仅承接湖湘文脉传统,更实现了区域文化的在地转化与时代性表达。在此基础上创作的《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与“大美潇湘”大型系列山水作品,延续自两宋以来山水长卷的文脉传统,融入生态文明视角,将潇湘意象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命题相衔接。参与创作的这一批当代湖湘山水画家以史诗性构图融汇写生与心象,在笔墨与空间中展现出高度的学术自觉与文化担当。无论是主题阐释、语言创新还是文化转换,这批创作都凸显出新时代国家形象在湖南地域实践中的重大价值,成为传递当代中国精神的文化名片。

在数字技术重构视觉经验的今天,潇湘山水何以持续焕发生命力?湖南艺术家群体的答案是坚守“诗意栖居”的精神内核,实现笔墨语言的三重延展:从地域符号到精神图腾的意象升华、从传统程式到当代语法的形式转换、从个人抒情到时代叙事的功能拓展。这种探索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维度,更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进程中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潇湘样本”。■

(本文为“何以潇湘——‘漫步山水间’湖南当代山水画风暨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前言。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

“浮梦潇湘:全国山水名家作品邀请展”部分作品赏析

(按年龄排序)

彭先诚 《茶马古道之一》 纸本水墨 295cm×77cm 2025年

唐允明 《秋之隅之三》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12年

范扬 《湖上望岳阳楼》 纸本设色 39cm×52.5cm 2023年

陈向迅 《夏山片雨》 纸本设色 69cm×47cm 2015年

林容生 《云在天边》 纸本设色 179cm×97cm 2022年

沈勤 《山》 纸本水墨 85cm×175cm 2025年

周京新 《金陵愚园》 纸本水墨 180cm×96cm 2023年

姚鸣京 《秋溪林泉坐忘图》(局部)纸本设色 300cm×68cm 2014年

陈辉 《和谐家园》 纸本水墨 123cm×173cm 2024年

刘建 《温泉小镇·卡罗维瓦利》 纸本设色 137cm×68cm 2025年

何加林 《赤水河畔山水》 纸本设色 240cm×200cm 2021年

张谷旻 《溪山疏雨图》 纸本水墨 138cm×69cm 2023年

刘罡 《泰山高》 纸本设色 240cm×61cm 2022年

卢禹舜 《覆天载地 四方八极 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 天下大同之三》 纸本设色 272cm×138cm 2022年

周石峰 《春浓如许》 纸本设色 205cm×210cm 2022年

岳黔山 《华岳苍龙岭》 纸本水墨 240cm×120cm 2025年

茹峰 《山静溪声远》 纸本水墨 136cm×68cm 2019年

郑力 《山水漫步》 纸本水墨 33.5cm×24.5cm 2024-2025年

方向 《文津街》 纸本设色 180cm×192cm 2023年

李伟 《径山古寺隐云间》 纸本设色 138cm×69cm 2025年

林海钟 《万松清流图》 纸本设色 159cm×355cm 2024年

常朝晖 《春风》 纸本设色 220cm×220cm 2024年

石峰 《南山新雨后》 纸本设色 180cm×97cm 2025年

刘明波 《端云出岩石》 绢本水墨 192cm×80cm 2023年

王平 《丝路遗韵》 纸本水墨 136cm×210cm 2022年

丘挺《山外之山中之一》纸本水墨 550cm×263cm 2020年

杜松儒 《青铜时代》 纸本设色 122cm×248cm 2020年

徐钢 《渔湾老龙潭》 纸本水墨 69cm×45.5cm 2024年

“何以潇湘:湖南当代山水画风作品邀请展”部分作品赏析

王金石 《茶山青》 纸本水墨 180cm×194cm 2011年

刘云 《夏至之三十一》 纸本设色 180cm×150cm 2024年

旷小津 《张家界》 纸本设色 240cm×180cm 2022年

石纲 《万峰烟翠》 纸本设色 90cm×150cm 2008年

田绍登 《水墨沙湾之一》 纸本设色 138cm×69cm 2024年

谭长德 《家山乡村换新颜》 纸本设色 240cm×200cm 2024年

石劲松 《杜甫诗意》 纸本设色 34cm×136cm 2025年

袁绍明 《寻梦》 纸本水墨 180cm×180cm 2019年

杨国平 《咏松图》 纸本设色 136cm×68cm 2025年

戴剑 《吾伴洞庭之一》 纸本设色 234cm×125cm 2023年

阳先顺 《繁花》 纸本设色 200cm×145cm 2024年

谭智勇 《边城的墙》 纸本设色 178cm×145cm 2009年

陈湘金 《远山含紫气 春野霭云烟》 纸本设色 190cm×320cm 2025年

周华平 《潇湘风流》 纸本水墨 220cm×180cm 2025年

付红 《清溪一曲抱村流》 纸本设色 138cm×68cm 2024年

吕道建 《春宥潇湘》 纸本设色 200cm×180cm 2024年

陈稳 《山黛远 绿荫长》 纸本设色 199cm×186cm 2025年

雷玲 雷林 《道法自然——线条山水的东方哲学》 纸本水墨 240cm×120cm 2025年

王翔 《圣安清境》 纸本设色 248cm×126cm 2022年

张雯 《云影》 纸本设色 210cm×195cm 2024年

制作 | 殷铄、刘根源校对 | 安亚静初审 | 殷 铄复审 | 冯知军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来源:中国美术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