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市场复盘:RevPAR同比微降,年轻人爱上县城五星酒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14:43 2

摘要: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不管是出游人数还是出游总花费,都较去年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日渐回暖的天气让大家外出踏青赏花的心蠢蠢欲动,也给这个清明节假期留足了悬念。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不管是出游人数还是出游总花费,都较去年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那么,酒店市场的表现到底如何呢?酒店之家驿镜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节酒店行业整体RevPAR比2024年清明节同期下降2.69%,市场整体表现略有下滑。

价格成热议话题

在小红书上搜索“清明节酒店”相关主题发现,绝大部分讨论都是围绕涨价问题而展开。

一位北京的网友表示,自己提前订的开封酒店价格为154元,而临近清明节假期之前已经涨到了450元。

一位山东的网友表示,自己清明节准备找个地方散散心,看了无锡、洛阳、大同,发现酒店一个比一个贵,“一般的连锁也得五六百了”。

根据酒店之家驿镜研究院数据,清明假期的前两天(4月4日-4月5日),全国酒店行业平均房价(ADR)分别为250.32元和227.86元,均高于去年同期(245.16元和226.61元)。

从入住率的表现来看,清明假期3天行业表现均略逊于去年同期。这也导致行业RevPAR(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表现不及去年,市场整体表现略有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酒店市场表现的分析需同时注意供给量的变化。酒店之家APP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日,全国共有酒店数量为38.07万家。也就是说,相较于2024年年底的37.03万家,今年一季度市场上新增的酒店数量已经超过10000家(注:统计口径为客房15间以上的全国酒店)。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今年清明节假期酒店市场的表现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均衡状态。

县城五星级酒店火了

从去年开始,“不是XX去不起,而是XX更有性价比”就成了旅游圈的流行语。而在更为聚焦的酒店行业,年轻人日益发现,与其在一二线城市只能住得起平价酒店,在县城花同样的价格就能住得上五星级酒店简直不要太香。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大众人群旅游消费需求持续升级。非一线城市中高星级酒店预订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游客更愿意为多元化的旅行体验买单,沉浸式的景区游览、参与感更强的研学产品等受到游客关注。

另据第三方OTA平台数据,2025年清明假期,全国县域的五星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45%。其中,贵州、云南、河北、内蒙古、陕西成为2025年清明假期县域文旅增速Top5省份。清明小长假贵州县域五星酒店热度同比上涨超400%。

事实上,县级市场需求旺盛的趋势从去年开始已经有所显现。酒店之家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酒店投资白皮书》显示,2024年,各线级城市酒店市场新开业表现区域分化现象依旧明显,其中,四线及以下城市(县级市场)新开业15间客房及以上的酒店共17275 家,占比达到37.31%。

当然,游客集体奔赴县城高星酒店背后,与这些城市酒店的定价策略不无关系。以清明节假期第一天(4月4日)为例,根据酒店之家驿镜研究院的数据,2025年豪华型酒店的ADR为704.31元,2024年同期则为770.86元,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近年来,各大跨国酒店集团在国内的生意并不好做,高端市场压力明显。而目前其采取的定价方式,想必也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一种应对策略。

酒店流量密码:在地服务+住宿平价

我前几天听了一场关于酒店资产评估的演讲,演讲者是一位在酒店收并购行业有二十多年经验的专业人士。他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旅游目的地的流量密码主要是在地服务和商品的购买力平价。

比如,过去大部分东北人偏好去海南过冬,一方面气候适宜,另一方面,旅游业发达,各种服务都比较齐全并且价格适中。

但是最近几年,海南旅游业多次受到争议,甚至不少东北人开始流向气候同样适宜的但性价比更高的北海和西双版纳。

在酒店行业,这一结论同样适用。比如,过去年轻人喜欢去一线大城市旅游,哪怕只能住到最普通的宾馆。反观现在,冷门、小众目的地开始受到年轻人追捧。

与此同时,能够提供文化、疗愈、仪式感、解压等体验价值的服务越来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5清明假期温泉/SPA类酒店预订热度同比上涨23%‌。穿汉服打卡博物馆、古礼祭扫成为年轻游客的“春日限定”。此外,沉浸式演艺、实景剧本杀和酒店换装体验,都是游客喜爱的沉浸式旅游玩法。

(图片由AI生成)

这个春天,万物都在复苏。尽管清明3天假期酒店行业整体RevPAR与去年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不断增加的旅游人数也预示着行业消费信心正在逐步恢复。而这对于所有的酒店人而言,都是一个好的信号和开始。

来源:资深酒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