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们聊聊晨跑的感悟。你有没有在某个清晨,独自踏上跑道,感受着微凉的空气,听着自己的脚步声,突然间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在这样的时刻,我常常回顾这几年的中年时光。43 岁前,加班崩溃要找闺蜜哭诉,老公摆烂要拉同事吐槽,换来的是“忍忍吧”和暗戳戳的对比,
大家好,我是Fay。81年,坐标北京,教育行业职场二胎宝妈。用运动改命,用生命影响生命,开启第二职业,修身修心修金。
———这是Fay坚持早起的第335天———
今天,我们聊聊晨跑的感悟。
你有没有在某个清晨,独自踏上跑道,感受着微凉的空气,听着自己的脚步声,突然间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在这样的时刻,我常常回顾这几年的中年时光。
43 岁前,加班崩溃要找闺蜜哭诉,老公摆烂要拉同事吐槽,换来的是“忍忍吧”和暗戳戳的对比,越说越累,越比越慌。那些曾经以为不可或缺的倾诉对象,似乎并不能真正理解我内心的疲惫与挣扎。
直到 43 岁才明白:中年人的疲惫,不是没人听你诉苦,而是没学会和自己说话。
01 一个人的奔跑:30 公里的自我对话41 岁二胎前,跑长距离,要凑齐一个小团队才敢按开始键,少一个人,就少一份撑到终点的勇气。那时候,跑步的安全感来自于姐妹。
如今,在上周六,零度、4 级大风的清晨,我独自奔跑 30 公里。本想 25 公里后奖励自己听音乐,却发现:脚步声、呼吸声、风声才是中年耳朵更缺的白噪音。
一个人跑步,没有他人的干扰,开始真正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和自己对话。平日里被压抑的情绪,未被察觉的疲惫,在漫长的奔跑中逐渐释放。我开始明白,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陪伴者。不再依赖他人,在孤独中寻找力量。
02 一平方米的独处:阳台上的小确幸村上春树说:“独处的时间就像生命的呼吸,不可或缺。”
周末,二宝睡着后,我与自己独处在阳台的一平方米里,卸下“妈妈”的身份,放松、探索、思考,慢慢蓄能。
在这小小的角落里,没有孩子哭闹,没有老公埋怨,没有工作压力,终于可以安静地面对自己。
读一本好书,让文字滋养心灵;品一杯茶,感受生活的宁静;听一曲老歌,回忆往昔的岁月。简单的独处时光,让我明白,真正的能量来源于内心的平静。
03 把自己种成树:成为自己的依靠奥斯卡·王尔德说:“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你就会发现,根扎深了,敢于说“不”了;枝展开了,随便队友用他的方式做家务;果结自己的,孩子考卷上的分数,不过是落在树下的叶子。
曾经,总是试图去迎合他人,满足他人的期望。如今,学会坚守自己的底线,做真正的自己。不再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不再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否定自己的价值。我开始相信,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写在最后
主动断掉 80% 的社交后,这一年,我跑烂一双鞋,读完 30 多本书,写了 10W + 字,拍了上万张照片。急躁少了,话也少了,但心里却一天比一天透亮。
如果你也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空间,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每天给自己留出 30 分钟的独处时间。
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感悟。
每周安排3-4次独自运动,比如骑行、跑步、瑜伽或散步。
每月读一本书,让文字滋养心灵。
43 岁的我,终于明白:中年人的高级自律,是把讨好、抱怨、诉苦的时间,统统砸向自己。像树一样闷头扎根,等某天抬起头——脚下早站成了自己的山头,风声过耳,全是自由。
正如苏轼所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愿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活出真正的自己。
人到中年,你是如何面对生活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感谢你看到这里 茫茫人海,感恩遇见!
来源:小船说时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