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6年3月,法国巴黎的《全民月刊》创刊号上,登了篇叫《随军西行见闻录》的连载。这篇文章用国民党军医"廉臣"的口吻,把红军从江西到四川那8个月、1万2千里的长征经历,讲得明明白白。
你知道吗?很多人以为美国人斯诺的《西行漫记》是最早向世界讲红军长征的,但实际上,有本比它早一年多的书!
1936年3月,法国巴黎的《全民月刊》创刊号上,登了篇叫《随军西行见闻录》的连载。这篇文章用国民党军医"廉臣"的口吻,把红军从江西到四川那8个月、1万2千里的长征经历,讲得明明白白。
书中介绍,他是一名被俘的国民党军医。而实际上,其作者是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陈云!他为了增强文章的可信性和可读性,假托国民党军医视角写就的。
长征期间,陈云担任过红五军团党代表、军委纵队政委、遵义会议卫戍司令部政委等,他对长征的历程、大的事件以及对红军领导人的描述,是客观的和有发言权的。作为亲历者,讲起故事自然生动、详实。
这得从1935年说起。红军长征出发后不久,就和共产国际断了联系。遵义会议后,党中央派陈云、潘汉年去上海设法找到与共产国际联系的渠道,并恢复地下工作,结果上海到处是特务,工作没法开展。他就趁这一个多月,把自己长征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后来去莫斯科汇报时,他把稿子也带上,在那儿写完后,寄到巴黎的《全民月刊》发表——此刊物是由共产国际创办的。
在莫斯科出了单行本不说,还偷偷传回国内。1937年,它被收进《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和斯诺、史沫特莱的文章放在一起。后来又改名《从东南到西北》《长征两面写》,在国统区和欧洲都卖得很火。有个出版社还把它和斯诺的书合在一起,说它"像小说一样有味"。
由于广泛传播,该书当时在欧洲,在国统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3万多字全是长征路上的真事儿。比如毛泽东穿灰布学生装,生病时还拿着唐诗和人聊天;朱德发着高烧还在批文件。陈云故意用"赤军""共党"这些国民党的说法,甚至假装自己被红军"感化",说"他们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他还写红军帮彝族老乡打军阀,刘伯承和彝族首领喝鸡血结拜的故事,连老百姓路边饿晕、毛主席送衣服这些细节都没落下。
斯诺
你想想,在国民党把红军说成"土匪"的年代,这本书就像一颗炸弹。斯诺后来写《西行漫记》,说不定也受了它的启发呢!
所以,陈云不仅是长征的亲历者,还是最早把红军故事讲给全世界听的"宣传员"。他用国民党军医的身份当"伪装",却让全世界看到了红军的真实模样。
下次再有人说长征故事是斯诺先讲的,你可以骄傲地告诉他:"不对,最早的作者是陈云!"
来源:唐风宋韵永流传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