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不仅属于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属于每一位普通公民。我们把事情做好,就在创造历史。”著名教育学者、作家李镇西在新作《浴血中国》出版之际接受环球网专访,以独特视角,讲述十位抗日将领的传奇故事。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文雯】“历史不仅属于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属于每一位普通公民。我们把事情做好,就在创造历史。”著名教育学者、作家李镇西在新作《浴血中国》出版之际接受环球网专访,以独特视角,讲述十位抗日将领的传奇故事。
李镇西向记者强调:“教育本身就包含文、史、哲。教育者心中本就该装着历史。”他以抗联将领周保中为例:“这位云南籍将领率部在东北孤军奋战,与日军周旋十四载,这样的英雄不该被遗忘。”
李镇西透露筛选书中十位将领的原则:“既要是在抗日战争的历史节点中,也要有卓著的贡献。”他特别提及空军英雄高志航:“电视剧《远去的飞鹰》中朱亚文饰演的角色,让观众记住了演员却‘忽略’了英雄本身。不应‘喧宾夺主’。”
对于赵一曼被选入书中的争议,他力陈:“她黄埔军校出身,领导武装斗争,牺牲时仅31岁。论贡献、论精神,她当之无愧。”李镇西补充:“赵一曼越狱时的护士韩勇义、狱警董宪勋,两位普通中国人的义举值得铭记。我专门为他们写了文章,反响强烈。”
在“历史真实与文学叙事”的平衡上,李镇西态度鲜明:“真实是底线。杨靖宇牺牲时是否携带口琴?警卫员回忆录说法不一,这个细节我宁可不写。”他以左权母亲的故事为例:“1949年,30多位解放军战士看望失明的左母,罗舜初将军说‘我们都是你的儿子’。这样的真实细节,比任何虚构都更有力量。”
当被问及作品独特性,李镇西坦言:“或许是故事性与真实性的结合。我追求‘用细节说话’,比如周保中日记里‘今天五军在战斗’七个字,胜过千言万语。”对于未来创作,他表示:“没有计划,随心所欲。可能会写瞿秋白、张太雷,也想为林徽因正名——她被过度‘娱乐’化了。”
采访最后,李镇西分享阅读感受:“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教会我捕捉历史瞬间,《红岩》的精神血脉至今流淌在笔下。”
从教育讲台到历史长卷,李镇西始终秉持中国人的信念:“那些在黑暗中举着火把的人,不该在黎明到来时被遗忘。《浴血中国》不是悲歌,是写给未来的情书——愿每个名字都化作星辰,照亮民族的精神天空。”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