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丨“稻油轮作”绘就粮油增产新图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1 13:52 1

摘要: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杜寨村的油菜花海已泛起嫩黄的“涟漪”。村党支部书记杜会勇弯腰拨开花田,喜笑颜开:“瞧这种植密度!去年全村油菜平均亩产497.4斤,今年还会再创新高。”不远处,植保无人机正低空掠过,喷出的药雾在朝阳下划出彩虹弧线。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田 胡明宝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杜寨村的油菜花海已泛起嫩黄的“涟漪”。村党支部书记杜会勇弯腰拨开花田,喜笑颜开:“瞧这种植密度!去年全村油菜平均亩产497.4斤,今年还会再创新高。”不远处,植保无人机正低空掠过,喷出的药雾在朝阳下划出彩虹弧线。

这番火热场景,正是汉中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汉中市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通过大力推广集成高产模式,2024年汉中市粮食亩产293.5公斤,同比增加4.5公斤、增长1.6%;油料亩产166.0公斤,同比增加3.6公斤、增长2.2%。其中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亩产分别提升6.4公斤、6.1公斤、3.2公斤,增产效果明显。

在杜寨村的粮油生产中,“统一”成为关键词。如油菜上主推产量高、含油高、抗性高的品种,统一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统一采用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我们实施稻油轮作模式,去年全村水稻平均亩产1429.86斤,机械直播油菜亩产497.4斤,移栽油菜亩产515.2斤的高产水平。”杜会勇掰着手指算账。

在汉中市南郑区富民家庭农场里,负责人涂坛发正察看油菜长势。“去年11月初,气温偏高,油菜出现了旺长现象,农技专家及时提醒我们用了调节剂,稳定了油菜长势,当时周边农户看到后也纷纷效仿。”他指着油菜田说,“通过安全用药,油菜成功控旺,预计今年油菜亩产能达到200公斤以上。”

“以前种地全凭经验,现在听专家的,专家比咱还上心!”涂坛发掏出手机,微信群里最新跳出一条消息:汉中市农技专家刚刚分享了《油菜、小麦低温冻害风险预警》短视频。他笑道:“连七旬老汉都学会看视频学技术了。”

汉中市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研究员、陕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万春告诉记者,技术指导已经从“应急服务”升级为“全周期托管”。“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指导服务,推动粮食生产从耕、种、管到收、烘、储的全链条机械化。在关键技术节点,我们会把技术方案及时发到工作群里进行线上沟通,还通过短视频进行及时宣传。在重要时节及时组织专业合作社进行室内培训和现场观摩,让技术能够真正落地。”

“我们聚焦科技赋能、成果落地,紧紧围绕‘优选品种、集成模式、技术攻关、订单农业、主体示范’5项提单产、增效益支撑措施,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技术路径,做好今年粮油大面积提单产工作。”张万春介绍,在主体示范方面,汉中市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继续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指导他们率先使用能提高单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暮色渐浓,涂坛发站在温室大棚里,看着正在催芽的苗床开心地笑了:“收完油菜就准备种水稻,预计5月20日插秧,日子都算得准准的。”远处,盛花期的油菜在晚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着秦巴山区的丰收节拍。据汉中市农业农村局统计,全市6个粮油重点县区、推广稻油轮作“1253”(亩产水稻1000斤,菜油200斤,产值5000元,实现纯收入3000元)高产高效种植模式10.2万亩。2024年水稻平均亩产683.3公斤,前茬油菜平均亩产211.8公斤,双产量双效益提升目标基本实现,稻油轮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正让越来越多的耕地充满生机。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