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国农业研究中心CIRAD下属的国际稻米统计观察站(OSIRIZ)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稻米价格在2023年飙升至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后,预计在2026年初将继续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亚洲供应过剩以及全球稻米库存创历史新高。该报告强调,由于亚洲稻米丰收,尤其是印度
中华粮网致力于成为中国粮食行业最权威、最专业的信息及数据服务提供商。
据外媒消息,法国农业研究中心CIRAD下属的国际稻米统计观察站(OSIRIZ)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稻米价格在2023年飙升至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后,预计在2026年初将继续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亚洲供应过剩以及全球稻米库存创历史新高。该报告强调,由于亚洲稻米丰收,尤其是印度(全球头号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全球稻米市场正在经历重大转变。
该机构预计印度在2025/26年度将出口创纪录的2500万吨大米,这得益于有利的季风降雨和种植面积的扩大。
供应激增将推动全球大米库存增加5.8%,达到2.103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OSIRIZ的报告指出,充足的出口供应已导致大米价格自7月以来下跌1.7%。亚洲大米产量增加,加上印度释放过剩的供应,是大米价格持续下跌的关键驱动因素。报告预测,由于全球需求难以跟上供应过剩的步伐,这一趋势将至少持续到2026年初。
尽管价格暴跌,但全球大米贸易依然强劲,预计2025年大米贸易量将达到6140万吨,比上年增长2.9%。撒哈拉以南非洲(SSA)是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地区,是推动这一需求的主要力量。该地区占全球大米进口量的近三分之一,预计到2025年,其进口量将增长15%,达到1950万吨。OSIRIZ的报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地大米的季节性供应受到限制,对亚洲大米的需求仍然非常强劲。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