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草长莺飞三月天利川市教育部门的一纸春假通知如春风般拂过清江两岸3月18日市教育局正式宣布将清明假期与新增春假衔接为全市中小学生打造连续五天的春日时光这不仅是假期制度的创新更折射着“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在武陵山区的生动实践这一创新举措获央媒、省媒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数
草长莺飞三月天
利川市教育部门的一纸春假通知
如春风般拂过清江两岸
3月18日
市教育局正式宣布
将清明假期与新增春假衔接
为全市中小学生打造连续五天的春日时光
这不仅是假期制度的创新
更折射着“五育并举”教育理念
在武陵山区的生动实践
这一创新举措
获央媒、省媒多家主流媒体关注
数十家媒体刷屏报道
网友纷纷转发点赞 直呼:
“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浪漫!”
我们一起来看看利川学生的春假
是如何度过的
在南坪乡的春耕现场
南坪小学的劳动实践课
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泥土的芬芳裹挟着青草的气息
三十余名“小农人”在田垄间躬身实践
校长田兴旺手捧湿润的泥团
边示范边讲解:
“先用掌心的温度唤醒沉睡的泥土
塑成摇篮般的营养坨……”
田兴旺在教孩子们做“营养坨”
“以前总觉得种地是件苦差事
可当玉米苗破土而出时
那种生命的悸动
让我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分量”
学生李兰彧熙擦拭着沾满泥土的双手
眼里闪烁着课堂里难得一见的光芒
据校长田兴旺介绍
参与农耕实践的学生大多来自留守家庭
这场特殊的“土地对话”
不仅填补了亲情陪伴的空白
更让劳动教育成为连接城乡的情感纽带
玉米“营养坨”
当山乡的春耕图徐徐展开时
白鹊山社区的春日交响曲已然奏响
数十只彩绘风筝在湛蓝的天幕上起舞
利川市第三民族实验小学
的亲子踏青活动在此进行得热火朝天
学生张若芸熙在父母的协助下
将绘有土家吊脚楼的风筝
送入云端
家长、孩子正在做放风筝前的准备
这场精心设计的“行走的思政课”
将家国情怀编织进传统节气中
家长们支起帐篷
孩子们采集植物标本
教育者巧妙地
将生物观察、民俗体验等融入游戏
“放风筝要把握松紧之道
育人何尝不是如此?”
利川市第三民族实验小学
校长张丽望着嬉戏的孩童感慨
“我们既要给予孩子翱翔的勇气
也要系牢品格的准绳”
家长举着风筝
春假制度的深层价值
在职场父母王鑫家的故事里得到具象呈现
采茶、祭扫、徒步
……
这个双职工家庭实现了“完整假期陪伴”
“孩子在茶园辨认新芽时的那份专注
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
王鑫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利川市第三民族实验小学校长张丽说道
今年春假期间家校互动频次增多
“影子爸爸”“失陪妈妈”
现象得到显著改善
家长、老师、学生一起做游戏
春假模式的创新实践成功
破解了多重现实困境:
不仅有效缓解了假期“看护难”
这一社会痛点
更构建起“家校社”三位一体
的协同育人新生态
家长陈小鹏利用春假
带孩子探访人文景区
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
拓展文化视野
在他看来
这样的春假安排
让孩子既享受到了明媚春光
又体验了劳动教育
“为确保春假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我们正建立动态反馈机制
未来将融入非遗传承
生态保护等特色内容。”
自2021年试行春假制度以来
利川市教育局已构建起完善的保障体系
利川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平表示
春假已成为利川市教育教学体系
的常态化安排
通过三年的实践
获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暮色中的清江泛起涟漪
南坪小学的玉米冒出新绿
白鹊山的风筝流连在天际
这场持续五天的春日教育实验
播撒的不仅是种子
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
——当我们将课堂延伸至广袤天地
教育的生命力
便如同春草般葳蕤生长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