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4月9日上午,微风轻拂,阳光正好,正定县塔元庄小学师生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进行了春季研学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4月9日上午,微风轻拂,阳光正好,正定县塔元庄小学师生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进行了春季研学活动。
上午,学生们早早地来到学校,激动地等待着出发。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欢快的步伐,踏上了这次研学之旅。
步行途中,荠菜花、二月兰点缀乡间小路。孩子们观察野花,提问植物知识,齐唱《春天在哪里》。捡拾花瓣夹入手册,用童真珍藏春日记忆。这段旅程锻炼体能,更让自然之美浸润心田。
学生们走进无土栽培区,观察蔬菜“悬空生长”的奥秘,通过讲解了解水培、气雾培技术。热带植物园中,火龙果、香蕉树等新奇植物引发阵阵惊叹。孩子们触摸叶片、记录笔记,在实践中感受科技农业的魅力。
最令孩子们兴奋的是昆虫标本馆——数百只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陈列其中,从南美洲的蓝闪蝶到东南亚的枯叶蝶,斑斓的翅膀宛如“会飞的花朵”。孩子们趴在展柜前惊叹:“原来蝴蝶的翅膀像画一样!”这场探秘之旅,让科技与自然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在春日暖阳中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用心灵倾听岁月回响。这场以"寻根·传承·筑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至村庄的历史长卷中,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家乡蝶变的力量。
推开塔元庄村史馆的大门,时光仿佛倒流回往昔。陈列的老式农具、泛黄的旧照片、斑驳的荣誉证书,在讲解员老师温润的讲述中,化作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孩子们围聚在展柜前,清澈的眼眸里映着煤油灯昏黄的光晕,指尖轻轻抚过石磨盘深浅的沟壑,仿佛触摸到祖辈们耕耘的汗水。
春日的暖阳斜照进塔元庄村委会,三四年级的孩子们整齐端坐,目光灼灼望向荧幕。一场名为《塔元庄村蝶变纪录片》的光影课堂悄然开启,将家乡的岁月长卷铺展在稚嫩的心田。
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抽象的家国情怀化作可触可感的家乡记忆,更让“传承”二字在童心里有了沉甸甸的分量。走出礼堂时,春风拂过红领巾,也吹动了那些关于未来的梦想——或许今日荧幕前的震撼,正孕育着明日建设者的誓言。
这场研学不是简单的参观,而是一次扎根乡土的德育浸润。当抽象的历史课本化作可触可感的家乡记忆,当乡村振兴战略具象为祖辈父辈的奋斗足迹,孩子们心中悄然生长出文化认同的根系。那些在村史馆屏息凝神的专注,在纪录片放映时攥紧的小拳头,都在诉说:教育的诗意,正在乡土的温度里绽放;振兴的火种,将在童心的土壤中传承。 (塔元庄小学)
来源:冀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