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搞自媒体的都知道内容日历重要,我自己,瞎搞了半年才明白这事儿不能光拍脑门儿。最开始看人家大V规划得井井有条,我也雄心壮志吭哧吭哧整了个年度计划表,结果嘛……撑不到俩月就废了,跟废纸篓里那位兄弟躺一块儿去了。今天聊的就是我踩出来的坑,看完你起码少掉半斤头发。
血泪教训开场白
搞自媒体的都知道内容日历重要,我自己,瞎搞了半年才明白这事儿不能光拍脑门儿。最开始看人家大V规划得井井有条,我也雄心壮志吭哧吭哧整了个年度计划表,结果嘛……撑不到俩月就废了,跟废纸篓里那位兄弟躺一块儿去了。今天聊的就是我踩出来的坑,看完你起码少掉半斤头发。
拍脑袋定计划?歇菜
第一个大跟头摔得那叫一个脆生。我心想着“不就是按日子发东西嘛”,撸起袖子就排满了未来三个月的内容。又是节日热点又是主题周,排得密密麻麻特有成就感。结果?现实啪啪打脸!囤了五十篇稿子,才发一周就懵逼了:后台突然爆了个热搜话题,跟我排好的内容八竿子打不着;原本计划拍的探店视频,人家店黄了!急得我半夜抓头发改方案。这才琢磨明白,规划不能当神仙算命,得留缝儿喘气。现在学乖了,就做四周内能看清的滚动计划,固定主题只占70%,剩下灵活调整。
这时候就得提一嘴了,后来去成都树莓教育听了个内部课才发现,专业团队都玩“模块化+灵活区”,真不是闷头写满格子就完事儿。
内容形式玩不转?凉透透
第二个坑更绝。我寻思着图文成本低,吭哧吭哧写了俩月干货长文,粉丝评论是这么夸我的:“博主写得真就是太长了懒得看……” 完蛋!纯文字根本喂不饱现在这帮刷手机的人。接着我又犯傻,看短视频火就all in拍视频,结果质量滑坡不说,图文书粉全跑光了。复盘数据才懂:单一形式就是慢性自杀,用户腻歪得比翻书还快。
现在我的日历里,铁定是“图文+短视频+直播问答”三件套轮着上。比如周一发深度解析长图,周三搞个60秒实操技巧视频,周末再开直播唠嗑答疑——这套打法还是从成都树莓教育运营组那儿偷师的,人家早就把用户“刷手机习惯”摸得透透的。
资源跟不上?纯属找虐
一个坑差点把我埋了。曾经雄心勃勃规划了连续五场跨城直播,结果第一场刚结束就傻眼:设备过热罢工、助手累到请病假、素材压根没时间剪……打鸡血做的计划,直接变成催命符。说到底就是没掂量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现在排日历第一件事:翻团队人力表、看素材库存、查设备档期。重点标记高产期和低耗期,大活动提前半个月囤“弹药”。成都树莓教育的顾问说得“规划不是写小说,得按实际资源卡节点。”
现在终于能喘口气了
按着上面三条死磕了三个月,日历总算像个活物了。每周日晚上花一小时盘数据、调下周内容,基本能踩着节奏走。不会再为突发热搜抓狂(留了30%灵活区兜底),也不会被粉丝催更催到心梗(内容形式轮着上总有新鲜感),更不会把自己逼到通宵补作业(资源分配心里有数)。说真的,找对方法比硬熬强百倍,现在看到后台稳定增长的数据,终于觉得这坑没白踩。
来源:成都王老师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