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394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摘要:近日,新华社聚焦西安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实践,发布报道《聚焦高质量发展丨陕西西安:文化赋能绘就千年古都新图景》,文中便多次以曲江新区为鲜活样本,深入解读文化赋能推动城市焕发新活力的融合密码。
近年来,曲江新区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这一指引,以文化传承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文旅融合为路径,在守护与创新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近日,新华社聚焦西安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实践,发布报道《聚焦高质量发展丨陕西西安:文化赋能绘就千年古都新图景》,文中便多次以曲江新区为鲜活样本,深入解读文化赋能推动城市焕发新活力的融合密码。从“秦腔委培班”的婉转唱腔,到大唐不夜城VR体验区的沉浸式体验,再到各类“首发”热潮带动商圈客流激增……曲江新区将“演艺”的文化魅力、“数字”的创新动能、“首店”的新鲜活力深度融合,正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活力。
数字赋能,打造文旅新体验数字赋能之下,曲江新区的文旅体验与遗产保护正实现双向升级。
8月,CCTV-2《经济信息联播》报道的护城河“智慧游船”项目广受关注,无人驾驶游船荡漾于碧波之上,古城垣与现代科技交融成景,为全国观众掀开了数字赋能古都新图景的惊艳一角。
在曲江,数字赋能文旅的场景随处可见。芙蓉新天地苍兰诀全感VR、灵境梵谷大空间VR体验馆等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争相打卡体验。长安书院《长征·四渡赤水》全感剧场上线即爆火,慕名而来的游客排起队。
还有以城墙为背景的CG动画《盛唐天团之奇幻上元夜》,“唐小妃”“城小将”等数字形象席卷全网。从线下智慧游船到线上IP开发,曲江新区文旅生态不断扩展,消费场景持续延伸,成为科技活化遗产的标杆。
数字赋能更重塑了景区管理逻辑。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整合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3000余个检测点覆盖13.74公里城墙,实现文物保护、防汛指挥、安全应急等数据的全方位监测,景区可精准掌握客流、科学制定开放策略,既保障游客体验,又守护遗产安全。
正如CCTV-13《东方时空》所言:“借助数字技术,西安城墙保护从传统‘修修补补’的被动模式,转向‘提前预防’的主动模式,为文化遗产筑牢全天候的‘防火墙’。”
“首发”聚流,激活商业新生态
“我们今年暑期档的目标很明确:用‘首’字吸引不同客群,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喜欢的主题。”西安大悦城项目负责人屈恒果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的表述,正是曲江新区商业生态的生动写照——以“首”字破局,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今年上半年,曲江新区引进首店25家,今年第三季度,再引进首店13家,区域商业业态持续更新。今年下半年,还有更多首店密集落地曲江。全景相机界的“顶流”、苏州茶饮界的“文艺担当”,集结历代高达模型的“胶佬胜地”……不仅提升商场品牌矩阵的完整性,也更精准契合多元消费需求,将吸引大量消费者前来打卡体验。
守正创新,舞台演艺焕新生
近日,在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上,曲江演艺力量再度惊艳绽放。
西安三意社创排的大型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亮相金沙湖大剧院,演员以精湛演绎铺展武则天 “大道孤勇” 的传奇。而西安市豫剧团则以原创豫剧现代戏《秦豫情》入围展演,让年轻人在唱念做打中触摸民族精神密码。
来源:曲江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