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院:一旦中美开战,决定胜负的并不是导弹,那是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6 12:24 1

摘要:“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人们一说起战争,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导弹升空、雷霆万钧」。确实,导弹的杀伤力强、速度快、打击范围远,是现代军事力量中的重要一环。但如果翻阅过往战例,就会发现:导弹再猛,若脱离体系配合,终究是“独木难支”。

“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人们一说起战争,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导弹升空、雷霆万钧」。确实,导弹的杀伤力强、速度快、打击范围远,是现代军事力量中的重要一环。但如果翻阅过往战例,就会发现:导弹再猛,若脱离体系配合,终究是“独木难支”。

1944年,「德国V2火箭弹首次实战投入使用」,令盟军一度惊惧。这种远程弹道导弹划破夜空,精准落点伦敦。然而,它的「制造成本高昂,命中精度低」,虽有震慑作用,却难以扭转战局。德军最终依旧被合围击溃。V2导弹震撼世界,但并未救得了纳粹的命运。

196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规模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巡航导弹,对丛林中的游击武装实施饱和打击。可越共以地道、机动、地形优势不断消耗美军,使其陷入长期拉锯战。空袭虽密集,导弹虽高端,但「缺乏地面推进与情报体系配合,终究收效甚微」。1975年,美国不得不黯然撤军。

时间来到1991年,「海湾战争成为高科技战争的典范。「美军数千枚巡航导弹精准打击伊拉克指挥所、防空阵地,展现出令人震撼的打击能力。但真正让伊拉克溃败的,是」导弹打击之后,空军与地面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推进」,加之庞大的后勤保障系统,实现了战场的全面控制。导弹是敲门砖,而不是锁死胜局的钥匙。

「俄乌冲突」则是近年来体系作战的“活教材”。开战初期,俄罗斯多轮导弹袭击摧毁了乌克兰的多个军事设施,但乌军依托西方支援、国产无人机与灵活防御布局,硬是在残破中撑住了第一波冲击。美制“海马斯”火箭炮、土耳其“旗手”无人机、防空网协同运作,有效对抗了俄军远程打击。「战场局势证明:武器够强未必能赢,关键在于整个系统的协调与持续性。」

英国研究报告中强调,未来的战争,决定胜负的是 「“体系化作战能力”」,而非单一武器的突击。这个作战体系主要包括五大模块:

其中,尤以「电子战、网络战、认知战」为近年各国重视的重点。通过瘫痪敌方通信、切断燃料补给、干扰GPS导航、影响战场情报流,甚至操控网络舆论引导民意,都成为系统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战场,「“让敌人打不准、听不到、跑不动”」,往往比直接摧毁更具战略意义。

以美国为例,「“联合作战全域指挥与控制系统”(JADC2)「正是其体系化战略的核心之一,试图打通空、海、陆、天、网多个维度的信息流,实现“打击前一秒,全军就知情”的信息优势。而中国近年来在」北斗卫星导航、火箭军、东风快递、电子对抗力量建设」方面也大步迈进,正在快速打造一套中国特色的联合作战体系。

结语来看,导弹是战争中最“亮眼”的工具,但它不是决定胜负的全部。没有体系的支撑,导弹就是“空中飞石”;有了体系,它才能变成“战略尖刀”。未来中美博弈,拼的不是谁先动手、谁导弹更快,而是谁「后劲更足、配合更强、结构更稳」

来源:健康之道

相关推荐